“二进宫”的秘密
老A他们做过一个前期强势股,业内称玩一把“二进宫”。
在反复研究后,Z总拍板进*一只6块钱左右的能源股.。该股前期因发现一个新矿而大幅上涨,一口气从5块钱涨到了14块钱!当时大盘弱势盘跌,所以这家伙的表演非常抢眼,很快就培养出来了活跃的股性,跟风盘汹涌,结果庄家轻松出局。不久大盘暴跌,这家伙也一落千丈了!此时行情转好,正是做“二进宫”的好机会。
奇怪的是老A他们迟迟未接到Z总分仓吸货的指令。平时做项目,弟子们会到各地去进行“潜伏”吃货,时间至少要两三个月。这次Z总却迟迟按兵不动,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原来,Z总这次并不想按照老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他想来一个“短平快”——拉高吃货,几个主力账户就够了,无须掩饰。对于股性活跃的个股,一旦开始吃货,就会引来大量跟风盘,看起来股价风风火火地上涨,而真正到主力手里的并不是太多,而吃货的成本却非常之高,看起来有点“为他人作嫁衣”的味道。
“我们要掌握一个‘快’字,快吃——快拉——快出!”Z总告诫弟子们。
“我明白为什么不需要分仓啦!
集中精力抢筹码才能体现这个‘快’字,是吧,老师?”老A若有所悟地问道。
Z总满意地点点头,第二天,Z总就把老A拉到自己身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起来:“你看,我们吃了一天,也就是三四百万股。”
“那么多的筹码,难道都给散户们吃掉啦?”老A有些不解。
“怎么可能全部是散户呢?”Z总打开分笔成交记录说:“这些一两千、一两千手的吃进,不是我们的,但也不会是散户的,是其他机构、基金和大户的。”
“它们怎么知道我们要做这只股票?”老A不解地问。
“它们当然不知道是谁要做,但它们肯定知道有大资金在吃货,这就够了。都知道这种前期强势股好做,碰到大盘好,只要有人挑头,大批资金会趁机搭车。”
这就是巧用市场心理学的共振点!让老A目瞪口呆的是Z总的出货环节。经过几天的抢筹,已经有了几千万股的筹码了,按道理应该要洗盘了,但看不出Z总有任何洗盘的动作,反而跳过了这一环节,直接进入了出货程序。
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周一一大早,Z总开始了出货教学。只见Z总做了一个微微的跳空低开后,便开始一路拉升。前些天由于一个劲地抢货,该股走出了连续跳空的放量大阳线,市场的散户基本上买不到货,现在露出一个机会,看看市场有没有反应?
此时,股价已经离前期高点只有一步之遥了,很多没有抢到货的人就盼着股价能够突破前期高点,展开一轮更加凌厉地上攻,他们要看看庄家有没有能力突破前期高点,能,则跟进,吃第二波的“主升浪”。所以要想有人来接盘,关键是让市场相信前期高点是能够突破的——这就是Z总的构思。
果真,股价在突破14元后,跟风盘就逐渐上来了,于是Z总开始出货。为了不破坏分时图,Z总耐心地卖出。分时图呈现出一种缓慢滑落的走势。当股价进入绿盘区后,又快速拉起来,然后等待跟风盘上来后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缓慢、温柔的派发,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出货方式,因为跌幅小、速度慢,不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反而会给市场以“马上就要拉上去”的期望,在不知不觉中,Z总已经出掉了几百万股。后来的一段时间,股价一直在高位,Z总神不知*不觉地出完了所有筹码。
后来老A把这种出货分时图称为“滑梯波”,是主力三大出货波形的一种。
其实,罗顿发展(600209)盘中多次出现滑梯波,是主力减磅的明显迹象。幸亏小跳蚤因为害怕而获利出局,否则就会被套了。
“老师,难道主力就放弃这么好的基本面,不做了吗?”红花果不解地问。
“不是放弃,而是计划。至于后面有没有新的主力再去做一把,或者该主力再来一个‘三进宫’,就要看大盘环境和盘口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