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曾是新疆最高长官,为什么在任时间仅有5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来源:|新疆土话大百科realID:xjthdbk」

晚清时期,什么官最威风?

或许很多人会想到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他们的官职都是总督。

作为封疆大吏,这个官职确实很厉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地方上还有人比总督的权力更大,那就是十四位驻防将军。

清军入关以后,将八旗兵马派驻在全国的要害地区,相当于是帝国的防护墙。

这批人就被称为驻防,他们的领头也就被称为驻防将军,当时总共有14位驻防将军。

其中,就有伊犁将军,负责管辖新疆地区的一切军政要务,并有权节制乌鲁木齐都统、塔城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历史上,总共有34人担任过伊犁将军这个职务,包括大名鼎鼎的阿桂、奕山等人。

和他们比起来,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的名气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他的一生却非常传奇。

1

年,志锐生于四川绥定府,虽然祖父裕泰曾经当过陕甘总督,可是在他年少的时候,一连串打击接踵而至。

先是父亲长敬病逝于任上,接着母亲也绝食殉情而亡,一时间,志锐家道中落,沦为了一个可怜的孤儿。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关键时刻志锐的伯父长善伸出了援手,承担起了抚养他的重任。

长善不仅亲自给志锐传授骑射工夫,而且还专门聘请名师督导他的功课,把他培养成了一个知文、好武的英才。

艰辛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光绪6年(年),志锐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入翰林院,授编修,加入了京师官员中的清流派。

踌躇满志的志锐准备施展心中的抱负,可是由于他太过于年轻气盛,经常上书言事,结果得罪了朝廷里的权贵,以致于多年得不到重用。

更倒霉的是,由于志锐坚定站在光绪皇帝一边,结果被慈禧太后所忌恨,把他贬出京城,降职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乌里雅苏台即今天的外蒙古扎布哈朗特,志锐在这个苦寒之地好不容易熬了5年,以为终于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然而慈禧太后还是余恨未消,竟然又把志锐贬往伊犁,降职为索伦领队大臣。

按清朝官制,伊犁将军之下,分别设有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职。

领队大臣的职衔低下,只管练兵,对朝廷事务和地方事务无权过问,而且不能单独递送奏折。

这也就意味着,慈禧太后彻底斩断了志锐与光绪皇帝之间的联络渠道,堵死了他重新起用的可能性。

尽管一再遭到贬谪,但是志锐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消沉,反而做了不少实事。

2

在索伦领队大臣任上,为了麻痹负责监视他的人,志锐表面上深居简出、少言寡语,以饮酒作诗为乐。

可实际上,他时常对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用心审视各地的山川、隘口、险地、要塞。

并且志锐还借着外出打猎之际,到各地进行巡视,详细的考察边疆的军备情形。

从光绪26年(年)抵达伊犁,到光绪32年卸任,志锐在索伦大臣任上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会办“司牙孜”。司牙孜即为中俄双方定期晤商解决两国边民纠纷积案的代表仲裁会议。

他在年和年,两次会办司牙孜,总共结案多件,每次都是历时一个月左右。

由于他办案神速,而且处置公平,因此得到了中俄边民的交口称赞。

二是开办养正学堂。志锐在会办“司牙孜”时,深感精通外语人才的缺乏,于是在伊犁开设学堂,堂名为“养正”。

养正学堂分为满、汉、蒙、俄四种语言班授课,对于其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志锐还把他们派到当时属于俄国的阿拉木图进行学习。

为了督促这些青年尽快成长,志锐在百忙之中还专程取道俄国,考察了这些留学生的情况。

在志锐的精心管理下,养正学堂成为了当时青年学生争相报考的目标,到他离任时,各班学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