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刘晨玮)防护服背后写着简单的“杨泽辉”3个字,在病区里忙着查房、救治的背影,医院医护们心里永恒的记忆。
年6月,杨泽辉在医院工作。
今年5月10日,作为第六批“辽宁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党支部副书记,中国医院呼吸与重症监护内科副教授杨泽辉出任医院呼吸科主任。12月18日,是杨泽辉援疆的第天。当天,一名身在离塔城市区20公里的博依达克农场的肺癌患者需要会诊,考虑到老人89岁高龄且行动不便,杨泽辉和队友驾车出发,对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和诊疗,调整用药方案后,晚上8时30分才回到塔城。第二天凌晨,杨泽辉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
“非常非常心痛!”消息传来,医院业务院长贾晓民十分震惊,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心里很难过,非常遗憾”。新闻上刊登了杨泽辉脱下防护服的模样,这是贾晓民第一次看到杨泽辉的真容。“大家平时都是穿防护服,看不清全脸,但是我认得那双眼睛,看到就觉得面熟,我们一起战斗过。”
当时,贾晓民是复星医疗集团抗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疫情结束后,医院工作。
杨泽辉驰援武汉时使用的皮箱。新华社发
贾晓民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医院派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杨泽辉作为辽宁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医院。
当时,辽宁援鄂医疗队负责管理两个重症病区,医院医护人员共同战斗,杨泽辉作为呼吸科专家,负责其中一个病区,贾晓民所在医疗队负责的是其他病区。平日,大家交集不算多,但会穿着防护服,聚在一起讨论病情,杨泽辉经常查房、开展救治。
讨论病情时,贾晓民感受到杨泽辉等辽宁队队员们的认真和敬业,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救治,“即便是穿着防护服,都能感受到他和同事们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心情”。
医院护士长盛玲玲回忆,杨泽辉和武汉医护人员、患者们交流时十分客气,每次进病区就带头开始工作,“医院的专家,却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有礼貌”。
去年2月抗疫期间,援鄂医疗队与本院医护人员派出代表,参加宣誓活动,表明取得抗疫成功的决心,从此留下了并肩战斗的情谊,直到3月份陆续撤离。贾晓民遗憾地说:“我们还盼望着,他能重回武汉和我们团聚。”最终,医院实现救治0死亡的成绩,出院患者达到人,“这些都要归功于他们的付出”。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