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论坛2005年中美贸易面临的六大问题 [复制链接]

1#

专家论坛:2005年中美贸易面临的六大问题


、建筑、分销、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大部门,约90多个分部门都做出了开放的承诺。    衡量中国是否履行了入世承诺,有两个基本指标:一是中国的市场是否开放了;二是中国的法律是否与世贸组织的规则一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从中国的全球进口额、进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进口关税的保护程度这三个指标衡量,认为"在所有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中国是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3年来,国外对中国履行入世的承诺评价有所变化。2002年,评价基本是正面的。从2002年下半年起,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2003年,抱怨开始增多。2004年,抱怨升温,甚至有案件诉诸世贸组织。集成电路增值税、无线局域安全标准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出口规模和经济总是的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纠纷和摩擦增多是必然现象。有些摩擦与中国入世的承诺有关,有些则没有直接关系。有一部分美商对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过渡期缺乏耐心,必然要求布什*府继续向中国施加压力,以确保美商在中国市场开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6年。早在2000年,我国*府就宣布国内市场98%以上的商品是按市场机制定价的。一个国家是否为市场经济,关键要看企业的运行机制。我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早已是按照"自主经营、自付盈亏、自担风险"的机制在运营,并非由国家来控制。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排队*治因素的干扰,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不难解决。    但是西文国家至今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难以取胜。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外国企业更多地投诉中国产品,也严重损伤了中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美国的外贸逆差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大规模、最文学的国际分工合作的必然产物,并没有损害美国经济,美国依然是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优势在美国一边,从1993年开始出现的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是美国的出口优势沿未发挥出来。放宽高科技出口管制是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捷径。去年4月份,切尼副总统访华时允诺向中国出口4座大型核电站就是一个进步,但美国对超大型计算机及一些*民两用技术向中国出口依然限制。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70%来自三资企业。多年来,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把原来对美贸易顺差的产品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因此,这些产品对美出口所得到的利润为上述国家和地区所分享,而不是中国所独享。另外,不少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产品返销美国,所赚的钱大部分为美国企业所得,但也算作中国对美国出口。因此,美方每年公布的对华贸易巨额逆差,对中国来讲是"名不符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