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曳之工,裁成之妙,
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
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王羲之《书论》
第16天
张高鹏: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年毕业于陈振濂名家书法工作室。现为*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兵团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兵团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山书社社员、*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师、陈振濂教授“蒲公英计划”全国书法教师公益培训教学团队成员。方寸之间有天地,笔墨韵中见真情。在*“蒲公英计划”培训的校园里,洋溢着参训教师们学习书法的激情,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一书法艺术无尽的魅力。7月25日上午,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张高鹏老师从《书法临摹的观察视角》切入,对《兰亭序》、苏*米蔡系列、赵孟頫系列经典碑帖进行深度解析,阐明了行书观察、临摹与书写的要点。
对于学员们在书法学习道路上遇见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机械地抄临,没有认真读帖,对“点画”形态、入笔方式、书写节奏没有深入的思考等,张老师以自身学书体悟,首先从书法的美学意义谈起。他说书法是审美的艺术,“真正的书法”应该是
/p>
1、包含作者的抒情、写意、情感的介入。
2、在形式中融入个性的审美意念,主体是精神的而不是实用。
3、表现形态包含:情、意、境、趣等丰富内容的凝练或流露在书法形式之上而不是整齐、均匀等一般的美。
进而引出对行书的定义: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苏东坡讲:“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
张老师主要以三大行书一一《兰亭序》《祭侄文稿》《*州寒食诗帖》为范例,以及《中秋贴》《伯远帖》《韭花帖》《蒙诏帖》等,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书法中矛盾对立的关系。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矛盾关系的处理为例,论述了书法就是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艺术创作。如:在临《兰亭序》单字时,要细致入微观察字的俯仰、收放、连断、错位、疏密、开合、欹正、呼应等关系。结合范写,加深了学员对结字造形的理解,提高了精准临帖的能力。《寒食帖》中,苏轼强化笔画粗细、轻重对比的艺术处理方法;《赤壁赋》中,赵孟頫的书风则是平和平静、缜密和谐、错落有致、轻重相携。通过对比分析、讲解示范,使学员们增强了读帖的能力。
张老师归纳了书法美的范围有
/p>
1、笔法美;2、结字美;3、章法美;4、墨韵美;5、材料美;6、文辞美;7、人格美。
在用笔方面:起笔的角度、力度、动作、类型、藏露;行笔的提按、速度、位置、力度;收笔的角度、藏露、动作、力度。
在结字方面
/p>
(一)、字形长、扁、方、圆、三角形、梯形、其它。
(二)字形的空间要素:平、俯、仰;直、向、背;撇、捺、挑。
(三)线的位置:间距、连断、交叉、搭接。
(四)点画的长度,决定字形的主要因素。
(五)结字原理:疏密、大小、粗细、欹正、方圆、连断、呼应。
(六)行书的一些规律:省并、连带、变化、草书符号的应用,增强了行书流动性的书写特点。
张老师总结行书的笔法特点
/p>
解散楷法书速增
露锋入纸中侧行
牵丝往来有萦带
圆转代方点画省
张老师解读经典碑帖中字形的结构变化、空间与连带关系。介绍了实临、选临、通临、意临的基本方法。读帖时要多角度认真观察,细心比对,查找问题。带着思想去临习,有了一定的积淀,再从临帖过渡到书法创作。
“可贵者胆”,张老师以米芾的成功激励学员在书法创作中要举一反三,敢于大胆创作,并对学员们殷殷寄语:学习书法,临摹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写出自己的风格。艺无止境,我们要“古为今用”,不断实践,薪火相传。
下午,由班主任、助教老师主持,各班进行关于教学法的评议,探讨“书法应该怎样教,学习书法应该从哪里开始以及书法审美眼光的培养”等问题。
晚自习,张高鹏老师到班级与学员一起探讨行书的书写技法和原理。学员们更是把握这难得的机会,虚心求教,张老师也不遗余力地现场点评、指导、示范。学员们学习热情不断高涨。
张高鹏老师现场授课视频学员风采展示
5班学员娜仁花
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一中老师
班主任评语:该学员能够仔细观察碑帖中的字形及空间结构,还能够较为准确地临摹颜体。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钻研书法中的奥妙。
1班学员程卫云
来自喀什疏勒县的语文老师
个人寄语:由于对书法的热爱和向往,我与"蒲公英计划"书法培训结缘。作为一名零起点的书法爱好者,书法用笔还不是很娴熟,但理念已经更新。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将这些理念沉淀,运用到书法练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将“蒲公英的种子”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深入每个学子心中。
班主任评语:程卫云老师虽然没有书法的基础,但有着强烈的书法热情,勤奋、执着。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执着和认真。她用双沟填墨的手法将《峄山碑》表现出来,结字严谨,在线质的表现上,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控笔能力及节奏变化。
2班学员刘永科
毕业于甘肃庆阳陇东学院美术学院,现工作于阿克苏纺城一中,爱好书法、油画。
班主任评语:刘永科同学创作的这幅隶书作品,端庄大气,笔力雄健,字法上险峻中求平稳,整体上能符合章法要求,是一篇较好的作业。
3班学员李玉芳
毕业于*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年8月至今任职于乌市第39小学,担任语文教师。
助教点评:笔性较好,用笔较为放松且整体感把握不错,读帖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