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本篇摘编自《中国气象报》年12月26日四版
“坐上飞机,看到薄薄云层下美丽的青山和草原。告别了*、离别了塔城,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塔城兄弟姐妹们的模样。”回忆起在*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董秀辉眼中流露出对*的不舍和怀念。
董秀辉是鞍山市气象局的高级工程师,年9月至年5月,他被辽宁省气象局选派到*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从事技术援疆工作,任塔城地区气象台副台长。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董秀辉主动思考、扎实工作,深深地融入到了塔城地区气象局的各项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援疆工作。
塔城地区和鞍山市距离公里,横跨3个时区,而且两地有着完全迥异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虽然精神上早就做好了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准备,但身体的适应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适应时差、了解风俗和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是董秀辉刚刚到达塔城时最大的困难。
“刚到塔城的时候,每天五六点钟就醒了,但是塔城的天要等到八九点钟才亮。倒这个时差真挺费劲,足足用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适应*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董秀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劲头。
(*塔城市区)
初到塔城,除了倒时差之外,还有语言和风俗上的差异需要董秀辉去了解和克服。“我们塔城地区气象局少数民族职工占了四分之一,即使是汉族职工,他们的方言我也听不太懂。”
初期,董秀辉和塔城地区气象局同事交流的时候,总会不好意思地让他们慢慢说,或者是“再说一遍”。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了解,他经常和少数民族同事一起散步、打篮球、喝奶茶,主动学习简单的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他和沙马里的故事。沙马里是董秀辉在塔城第一个认识、也是最熟悉的少数民族同事。在和沙马里接触的过程中,董秀辉发现沙马里真是“语言天才”——沙马里跟哈萨克族人、汉族人、维吾尔族人都能用相应的语言熟练交流。
(雪后的*塔城)
他打趣地问沙马里:“你到底懂多少种语言啊?”沙马里回答说:“各个民族的朋友在一起工作、生活久了,大家的语言都有共通之处,时间久了也就都懂了。”果然,时间久了,董秀辉的方言和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水平都有所进步,和沙马里的友情也越来越深。
在塔城工作期间,董秀辉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气象台长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和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和预警工作,以及日常网络安全维护。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董秀辉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将鞍山市气象局的预报经验、成熟做法,以及各类服务软件和产品在塔城地区气象局进行了推广,并与当地人员关于决策服务产品制作、电视天气预报系统制作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交流。
此外,董秀辉还组织开发了“塔城气象
董秀辉酷爱古诗词,他用一首《油画塔城》作为援疆工作总结:
塔城空气好,万物自怡然。
红柳燃戈壁,白杨耀雪巅。
莺啼风鼓瑟,马跃草扬鞭。
有爱无歧类,相亲乐五弦。
更多内容
嘿!问个问题:零下30℃冬泳是怎样的体验?
气象故事会
云里的瓦里关
不利气象条件导致近期京津冀霾天气多发重发
腊月中的传承:“腊气候”之民俗
责任编辑
王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