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疆如果没有他们,不敢想象hellip [复制链接]

1#

?

满江红

词:静仁曲:老虎

演唱:李旋

凯歌西进挺边关

陌路新通

芨草*马蹄踏遍丹心共融

谁言西出无故人

边疆处处有新朋

一腔血铸剑化重犁沃土丰

雪水曲

柽柳红

云雁鸣

锦裳浓

望天山南北

风动云涌

莫道山高路遥远

绝景重重在险峰

两代情

怀和谐静美

求大同

这首音乐作品《满江红》,是以*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的沧桑巨变为缩影,用音乐作品的方式向老一辈兵团前辈饮风宿雪、屯垦兴边的伟大壮举致敬。

(资料图)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支不穿*装、不拿*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多万人的“特殊部队”——*生产建设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图

点击视频,了解*生产建设兵团↓↓美国卫星在沙漠中发现一个“人造绿洲”

年,*和平解放。王震将*率领驻疆人民解放*在平暴剿匪、稳固新生的人民*权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增加了*的社会物质财富,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年10月,中央决定驻*人民解放*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

*兵团最早的开发地石河子市

屯垦,自古即有之。中央*府对西域的屯垦,始于汉代,但多为“一代而终”。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从一开始,就走出了这种历史的阴影。

60多年来,*生产建设兵团始终奉行着不与民争利的信条,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修水利,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先后治理和参与治理了*的数十条河流,修建水库近百座,从亘古戈壁荒原中开发出良田多万亩,建成了一个个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网的绿洲生态体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颗人造卫星在古尔班通古特灰*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半岛。联合国派出17人的考察团实地考察后,不觉惊叹:这是兵团农八师团的职工们将沙漠逼退60公里而形成的一片人造绿洲!

70年代兵团人工挖渠引水灌溉

如今,*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刚解放时没有工业,为了兴办工业,兵团人节衣缩食,棉衣换成单衣,两套服装减成一套,甚至省去衣领、口袋眉沿,还捐出了0万元的转业费,自力更生,生产出了*的第一支纱、第一块糖、第一根钢锭,为*的现代化工业行了奠基礼。之后,兵团又两次将已经建成的42家大型骨干企业无偿移交给了地方*府。

60多年过去,如今的*生产建设兵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万人口和14个生产建设师、个团场、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的特殊社会组织,成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一支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团场职工坚持积肥改良土壤

石河子:人的村落成为现代化城市

历史上的石河子,在新中国初建时,只是绥来县(今玛纳斯县)一个偏僻的村落,人口不过人,惟一的工业是一家铁匠铺。

年夏,王震、陶峙岳、张忡瀚等将*策马来到玛纳斯河流域,为即将筹建的*垦新城选址,王震将*独具慧眼,将新城城址选在了石河子。走出战争硝烟的*人们,用自制的三角架和水平仪,从选址、设计给石河子划出了第一条中轴线,拉开了石河子建城的序幕。

石河子世纪广场

60多年岁月蹉跎,三代*垦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石河子市,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典范。在这片土地上,*垦人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创造了许多奇迹:

第一次在被视为植棉禁区的北纬44度的玛纳斯河流域植棉成功,使之成为目前*的支柱产业;

第一次在*种植甜菜成功,奠基了*的制糖业;

第一次在*大面积试验地膜栽培技术成功,在全国掀起了增产增效的“白色革命”;

第一次在*培养中国美利奴*垦型细毛羊成功,从此,中国羊毛可与澳毛媲美。

在*,石河子成了新品种、新科技、新成果的培育和发源地之—。

石河子风光

戍边屯垦两不误

在兵团60多年的历史中,兵团的民兵曾多次参与保卫国土、维护稳定的行动。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在*边境上基本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年,在*的伊犁塔城地区发生了数万边民大量越过边境的情况。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塔事件”。事件发生后,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大量离开,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以及正常社会管理都陷入停滞状态,兵团就派了上万职工去边境地区进行代耕、代牧、代管,担当起戍边任务,根本改变了祖国西部边境上“有边无防”的状态。

第一兵团某部在洮河上架桥

现在,兵团58个边境农场镇守着长达0多公里的边境线。屯垦戍边这一组织形式,使得兵团职工群众成为一支不穿*装、不吃*粮、不拿*饷、永不转业的战斗队。他们长期生活在边疆,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能够在复杂的斗争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理有节、针锋相对,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和打击力量。

进疆部队就地专业

附录:*生产建设兵团简史

年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建立的。

年,*和平解放。驻*人民解放*部队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当地*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到年,解放*驻*部队经过艰苦创业,共建成农场34个,牧场8个,拥有耕地77.2千公顷,收获的农牧产品解决了驻*部队的后勤供给,而且还兴建了一批现代工矿商贸企业,兴办了学校、医院等一批事业单位。

年,部队掀起学文化高潮。

年10月,中央人民*府命令驻*人民解放*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年5月起,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年12月,中央*府决定恢复曾于年被撤消的*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其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到1年,*生产建设兵团在两大沙漠边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建起了数千公里的绿色屏障,形成了千公顷新绿洲,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等一批新兴城镇;国内生产总值占*维吾尔族自治区的13.2%。

部队普及速成识字法教学

兵团作为*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坚持劳武结合,与*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近50年来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下辖十四个师(市)。年底,*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14万,占*总人口的1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设立县级昆玉市。

*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央*府和*维吾尔自治区*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

向兵团人致敬!!!

想了解更多*旅行信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