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哈尔墩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现有居民户人,其中,多民族家庭占到了社区总户数的近三分之一。
这个社区的群众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致富,彼此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嫁给他,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事”
9月18日,虽已入秋,但正午的太阳依旧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晒得哈尔墩社区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上泛起油光。
正是午饭时分,48岁的哈尔墩社区民*干事许振玲骑着电动车走在回家的路上,车筐里放着刚买的新鲜蔬菜。远远看见记者,许振玲赶忙下车打招呼。
许振玲就住在这个社区一个弄堂,推开斑驳的铁门,不到20平方米的小院子干净整洁,说话间,一个男子从里屋迎出来,接过了许振玲手里的蔬菜,放进厨房水盆里,麻利地挽起袖子洗起来。
他是许振玲的爱人伊力哈尔江·玉素甫江,他的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乌孜别克族。
年,家住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的许振玲经人介绍,来到塔城市委招待所从事餐饮服务工作,那年她25岁。当时27岁的伊力哈尔江在市委招待所后堂当厨师,两个适龄单身的青年男女在同事们一次次玩笑和起哄中,互相留意并暗生情愫。
双方的父母都同意两人的婚事,就这样,许振玲嫁给了伊力哈尔江,过上了平淡却甜蜜的生活。
年6月,伊力哈尔江的母亲瘫痪在床,许振玲每天回来给老人擦身体、陪老人说话,和丈夫换着花样给老人做饭,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非常欣慰,当年的9月27日,老人在弥留之际,紧紧抱着儿媳妇的胳膊不断地亲吻。
5年前,88岁身患胆管癌的许振玲的母亲住到女儿家中,老人喜欢吃汤饭,伊力哈尔江天天晚上按照她的口味做汤饭,去世前一天,老人想喝酸奶,外面的雨下得像是瓢泼一样,伊力哈尔江冒着大雨到街上买酸奶。
年6月16日,许振玲陪着医院做肝脏切除手术。“6月17日是我生日,16日伊力哈尔江被推进手术室,整整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出来以后他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一直昏迷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慢慢醒了,但很虚弱,看见我后他想说话,我凑过去,他虚弱地说了一句:生日快乐!”听完这句话的许振玲泪水顿时夺眶而出,“我觉得这辈子嫁给他,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事,这一生跟了他,值了。”
“我们之间是一辈子的情谊”
在哈尔墩社区,提起玛力亚·卡德尔家的农家乐,无人不知。但每当有人问起她的创业想法时,玛力亚都会提起一个人,她的好姐妹刘晓蓉。“是她给我指引了这条路,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玛力亚说。
与玛力亚家仅相隔一条小巷的刘晓蓉家中绿色植物郁郁葱葱。还未进门,一位中年女士疾步迎了出来,她就是刘晓蓉。提起玛力亚,刘晓蓉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了起来,“我们俩从结婚后认识成为好朋友,进而成为比亲姐妹还亲的人。”
实际上,两人的关系源于两个人的婆家之间结下的深情厚谊。
据刘晓蓉介绍,年,她结婚时,丈夫的维吾尔族邻居帕拉哈提一家人几乎把他们的婚事当成了自己的事,“那个年代,结婚待客都在家里。我记得帕拉哈提和女朋友玛力亚,还有他的弟弟每天都在为我们忙活,天一亮就来帮忙拾掇院子,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帕拉哈提的弟弟是个厨师,我记得他带着自己全套的锅碗瓢盆来我家上灶,十几桌酒席全都是出自他手,婚宴结束后,每个人累得人仰马翻,但他们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帮我们收拾。”刘晓蓉说,这让她特别感动,这家邻居就像自家人一样。
刘晓蓉还记得婆婆说过,当年小姑子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全家人掏空口袋也才凑了几十块钱,帕拉哈提的父亲得知后,到处帮忙凑钱,最终凑了多医院,“帕拉哈提一家真是不计回报地帮助婆婆一家人,每次说到这里,婆婆都会抹眼泪,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和帕拉哈提一家处好关系。”
刘晓蓉的爱人也是一名厨师,在玛力亚儿子结婚时,她爱人几乎整整忙了三天,所有的流水席都是他在料理。“那天我站在玛力亚家的院子里,人来人往,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结婚时的情景,只是换了新人和厨师……”刘晓蓉沉浸在回忆里。
“我的婆婆跟我说,他们一家是我们最好的亲人,我们之间是一辈子的情谊。”玛力亚告诉记者,“以后我们的孩子也会把这种感情延续下去。”
“每一年,我们都有过不完的节”
今年9月对于张长命家来说有些忙,接连不断的节日和聚会,让大家又忙又高兴。
走进张长命家不大的住宅,一眼看见的是明亮的欧式壁柜里陈列着精美的餐具和器皿。走进厨房,张长命正煮着浓香的奶茶,厨房墙上贴着的一张菜谱引起记者的注意,上面写着6个凉菜和6个热菜的菜名。
“这是过中秋节的时候,全家人都来我家过节,我媳妇专门写的菜单。”张长命说起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掩不住眉间的喜悦。
“这次过节我们每家人都各做了一道民族风味的饭菜,大姐夫是达斡尔族,给我们做了雪水凉面,大嫂是哈萨克族,做了哈萨克土豆片,小嫂是俄罗斯族,给我们准备了红肠,我媳妇做的是抓饭……”
张长命家拥有6个民族,他们家中包容着6个民族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以及各自精彩纷呈的民族风俗。“这一切并没有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带来混乱,相反,每一年,我们都有过不完的节日和欢乐。”张长命笑着说。
每年从春节开始,一直到年尾的圣诞节,我们家几乎就是在节日中度过的。张长命不善言辞,但说起有着25个家庭成员的大家庭来,他却一语道破了和谐的真谛,“就是彼此尊重,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这种尊重让我们的家庭和睦相处。”
中午时分,刚刚下班的妻子布玛力亚回来了,见妻子进门,张长命赶紧接过她手里的蔬菜,然后递上一碗奶茶,转头进厨房洗菜。“他不会做饭,但是每天都会为我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布玛力亚看着丈夫,眼神温暖。
“无论是单一民族的小家还是多民族的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是获得幸福的源泉。”记者临走时,布玛力亚告诉记者,自从进入这个大家庭以后,她的幸福指数在一路攀升。
END
来源:*日报
荐号*亚欧网(xinjiangyaou-wx)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