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赞环线,去过便失魂落魄丨做客 [复制链接]

1#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36.html

很多旅行指南里,无数次都能看到这样的介绍:一生必须走一次松赞环线。

松赞大约是背包客重度爱好者无法磨灭的记忆,走了又走,再走,每一次都想比上次更深入游客不可知的风景。这是背包客的偏执。

可当地土著又怎么样呢?

白玛多吉是个平凡人,香格里拉是他的家乡。他花了20年时间,在松赞线路上布点,盖山居,慢慢发现慢慢盖,期望有一天通过一个个山居把人们所认为的香格里拉串联起来。沿着他布下的点,外人会看到最真实的香格里拉。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是他的理想国建设蓝图,芍药觉得他不失为一个伟人,如果这件事做成,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啊。

芍药姑娘Vol.

x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在我家

香格里拉,

自由奔涌的云南三江汇聚之地,

雪山矗立,古老而宁静。

清晨的松赞林寺,

金色的屋顶,

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而我的家就在这里。

「你们家哪里都好,就是没有住得舒服的酒店!」

16年前,就是因为朋友的这句话,在这个「小布达拉宫」的隔壁,我把自己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藏式的客栈--绿谷。

我是白玛多吉,松赞系列酒店创始人。度过了半生,我还是坚信,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在我的家乡,香格里拉。

我的家乡嵌在高山环抱的平坦山谷里,有水鸟栖息的一片湿地湖泊。

白天,各家放养的鸡鸭小猪围在湖边自由嬉闹。如果夜里下了雪,清晨推窗便会看到美得不真实的雪山……

我家所在的村庄

我生长在这片土地,村里三分之一的人家是我的亲戚,他们善良友好,忠诚于信仰。

家乡的这片土地,人们叫她香格里拉。

年10月,我们刚开业,来了一个法国人,就在松赞绿谷住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他做了点什么呢?

每天早上起来,他跑到村里,看看哪家人需要帮忙干活,他就干活去了,中午就在那家吃饭;下午他换了一家去帮忙干活……一个月里,他把这个季节香格里拉能干的活,都做了个遍。

第一家松赞绿谷共22间房,就在松赞林寺边上

年,美国财*部长鲍尔森来到松赞,他说「松赞是我一生中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其实那次一起跟着来的还有李泽楷,郭鹤年的女儿女媳,很多东南亚、港台的华人名流权贵;再后来,越来越多国际知名人士、驻华使节成为常客。

松赞绿谷

花了足足十六年时间,在中国精品旅游酒店里,松赞成为一个传奇般的存在:酒店98%的员工来自当地农村,客房单价过千且好评率超高。

国际权威旅行评价网站TripAdvisor连续9年将松赞列入「中国最好的25家酒店」;

年最新榜单「中国最好的25家小型酒店」里,松赞占了3家;

美国CNN也将松赞列入中国风景最好的9家酒店。

英国贵族杂志《Tatler》把松赞列入「家全世界最好的酒店」,英国的皇室要出行之前,一定会去看《Tatler》的排名。

年,安德鲁王子就专程跑来在松赞林卡下榻。

很多人都好奇:你到底花了钱多少宣传,怎么能吸引到这么多名人来松赞?

其实,我没有做过任何宣传,只是拿出「家里有人来做客」的态度,毕竟,我造的是一个家,不是酒店。

我的家乡香格里拉,

它是传说中的理想国度,

也是现实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

在古代,是通往吐蕃王国的通道。

从我家的窗口看出去,

是雪山高峰,原始森林和湖泊;

传统的藏族村庄、

白墙和装饰丰富的建筑……

松赞绿谷门前的拉姆央措湖倒映着松赞林寺

清晨的松赞林寺,

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在央视呆了13年,每年我都会拍两部关于家乡的纪录片,很受欢迎,经常被央视英语部、法语部的同事翻译后送到国外。

也因为纪录片,越来越多的同事们纷纷去了我的家乡。只是,经常听他们回来后感叹:「这个世外桃源什么都好,就是住宿条件太差,没什么好酒店。」

那时候,我正好苦于无处安放那些我从各地淘来的藏族工艺品宝贝,于是就想,何不回家乡开一家酒店呢?

我收藏的藏族工艺品

年,我拆掉了自家的老房子,自己做设计施工。

多年来收藏的大量藏式家具饰品铜器唐卡,终于有机会摆出来了。

常有人劝我,不要把这么珍贵的藏品放在房间或者餐厅大堂,万一磕碰了多可惜,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藏品,如果太久见不到人,也会得忧郁症。

何况,我不是在做酒店,是想为远方来客做一个家。

年,我又做了松赞林卡,一处荒坡,三五棵树,一片宁静土地。

松赞林卡是石头木制结构,也是藏式传统的结构。

石头的质感浑然天成的,木头的气质温和亲切——你会感觉这座建筑,会呼吸,有灵性。

从松赞林卡的每一个房间望出去,几乎都能看到近年历史的松赞林寺

美则美矣,只是,我觉得还不足够。

小小的藏式客栈,不足以表达香格里拉的大美。

做了二十多年的纪录片拍摄,我想,在风景最美的秘境,把过去适合架摄像机的地方盖上房子。

所以,对于我来说,选择房子的原则几乎都少不了这样一条:经得起推敲的风景。

你坐在餐厅里推开窗,

不用四下张望,

视线平视的前方就是,

数百年前的佛寺,

停留在白云的背景里。

松赞绿谷

又或者推开窗,

是一株高大的松树,

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

在屋内投下斜斜的光影。

松赞梅里

透过这些代替摄像机镜头的窗户,数百年历史的佛寺、遥不可及的雪山、高寒地区的温润河谷、干涸中的绿洲……都像是影像中的画面一样,美得丝毫不用任何多余的雕琢。

就这样慢慢发现,慢慢修建,一直到年,我在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三江并流的交汇处,布了四个点:金沙江畔的松赞奔子栏、滇金丝猴故乡的松赞塔城、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夹峙的松赞梅里,和澜沧江畔、碧罗雪山脚下的松赞茨中。

算上绿谷,这五家店分别链接着香格里拉最有代表性的景区,串联起来,就是一次完美的深度游。行程是周到、安静、自由的。

金沙江边的奔子栏,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藏语里的意思也很应景,叫做「美丽的沙坝」。

松赞奔子栏的星空

这个小村落里只有十几户人家,一条石子路与外界相通,当年我就是骑着小毛驴一路找进去的。

松赞奔子栏在峡谷间。

夏天的金沙江是混沌、湍急,

冬天的金沙江却是婉约、碧绿。

冬日的金沙江

冬季在金沙江漂流乐趣无穷,

左侧是四川德容,右侧是云南德钦,

阳光暖,水不冷。

奔子栏得名于藏语中的小坝子,

因为这里过去盛产木胎漆器生活用品,

还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奔子栏的木胎漆器

松赞梅里在海拔米的云岭山腰之上。

这是一个5户藏民村庄,早前,德钦县城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里雪山秀美,森林密布,溪水潺潺,牛铃叮当。

遥望着梅里雪山的松赞梅里,早上的阳光打在雪山上,日照金山

从屋子里望出去,

梅里雪山像一幅画,

挂在窗户上,

躺在这里,哪也不去,

就能呆上一整天。

天气好的时候,

在观景台边独自享受梅里雪山的壮观景致,

边喝个下午茶,

不可能有比这更悠闲的时刻了。

若有兴趣,

还可以去村庄里的藏民家中走一走,

学习制作经幡。

在藏族和纳西族聚居的启别哈达村,优雅的松赞塔城就在梯田林海之间,你很难想象这里是海拔米以上的高原,却四季如春。

我特意把窗开得特别大,

这样窗外的山林、蓝天,

就会毫无保留的进入你的眼睛。

其实塔城的名气,

多是借了滇金丝猴,

作为世界濒危物种,

滇金丝猴在野外仅存只左右。

塔城山居的旁边,

就有一个野生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年,地处澜沧江畔、碧罗雪山脚下的松赞茨中揭幕。

茨中村是一个谜样的世界,外人轻易不能打扰她的宁静。

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经四川、

云南向西藏腹地传教,

几十年的沧桑变化、进进退退,

茨中这座小村子成了,

天主教在藏区最后的阵地。

在藏族文化里,有一个国度叫香巴拉,这个地方的人,没有痛苦、没有战争、没有瘟疫,没有任何麻烦的事情,是一个极乐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国。

香巴拉王国的人跟现实世界,通过一个叫「地之肚脐」的一个通道,自由进出。

我找不到这个通道。

但是,花了近二十年时光,我想自己创造一个通往理想国的通道:通过一个个的山居,把人们所认为的香格里拉串联起来,离香格里拉的意境和境界更近一点;通过这样的旅行,我也希望每一个人能找回他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年,我们尝试,将分布在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核心区域内的几家酒店串联起来,策划特色的旅行线路产品,并给客人配好车辆、管家服务。

在这些环线产品中,都能体会到或原汁原味的藏族村落,制作经幡,参与节庆,或是体味茶马古道文化,或是雪山徒步,感受原始森林,南极洛探访。

滇藏线航拍图

年,正在建设的松赞拉萨和丽江两家酒店会陆续开业。

同时,松赞还将沿着古代「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进行布局,在西藏昌都和林芝地区新建8家精品山居。

年,我将正式打通滇藏线,开始运营以丽江为始、拉萨为终的松赞滇藏线旅行,并在年开始运营以拉萨为核心的松赞藏东环线旅行。

在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从极尽干热的深谷,到历史悠久的寺院,从田园诗般的农舍,到高耸入云的巍峨雪山……

那些背包客都没有办法到达的地方,那些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村庄,我都寻觅到了。

虽然找不到通往理想国的「地之肚脐」,但我想通过这些山居串联起来的路线,也会是一条无限接近通往理想之地的路。

所以,我想通过众筹的形式,找到更多愿意和我一起,探寻体验这条无限接近理想之地的路。

度过了半生,

我还是坚信,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就在我的家乡香格里拉,

而我想和你一起分享。

扫描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