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我的同事——公安部网安局干部韦安鲲。年7月,43岁的韦安鲲怀着对新疆的无限向往和一腔赤诚,从首都北京出发,踏上新疆阿克苏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活。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公安部专业技术人才,他把忠诚使命和实干担当的足迹留在了阿克苏这片热土上。年9月,韦安鲲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荣记二等功。
图为韦安鲲同志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
人民政府荣记二等功证书
一门心思把工作干出成绩来
来到阿克苏,韦安鲲同志被任命为地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对口包联一个县公安局。援疆这三年,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安保任务异常繁重,他在接受任命后一头扎进工作当中,带着自己的工作经验一门心思要把工作干出成绩来。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来,他把责任和使命牢牢扛在肩上,足迹踏遍了协管部门的每一个科室和对口联系公安局的每一个基层所队、警务室(站)、执勤点。这些年,他走到哪里就把问题发现到哪里、发现什么问题就跟进解决什么问题,“步步紧盯”、“一扎到底”是身边共事的同志对他的评价。
在阿克苏工作的这三年,他带领民警累计发现并整改解决各类问题余个,督办案件50余起,直接参与多起重大紧急案件侦办,特别是在侦破“·5·19”公安部督办命案、李某某合同诈骗案等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所协管的业务部门成绩跃升至全疆第三名,对口联系的县公安局综合考评成绩跃升至全地区第二名,实现了成绩的大提升。
一次结亲收获终生民族亲情
来疆工作的这三年,韦安鲲同志最深有体会的是:要做好各项工作就首先得搞好民族团结。地区公安局的对口村远在余公里外的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工作期间,韦安鲲总是对自己结亲的4户维吾尔族群众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上几趟,每去一趟都争取在亲戚家中多住上几天。
图为韦安鲲同志深入田间助力亲戚
采拾棉花
慢慢地,韦安鲲在与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语言沟通也从刚开始的比比划划变成了后来利用简单的略带京腔的维吾尔语交流,老乡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北京卡德尔”。
看到村里的一些乡亲们生活不是很富裕,他便积极协调动员公安部第九批援疆干部阿克苏组成员联系内地企业、爱心机构为村里的群众捐衣捐物,在这些单位的帮助下,地区公安局对口的沙雅县两个村的村民们收到了来自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60余万元的衣服等生活物资。
图为韦安鲲同志与驻村“访惠聚”工作队成员
为群众发放爱心企业捐赠的衣物
“一次结亲终生结缘,希望我的亲戚还有各位乡亲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回到北京后我依然会和结对亲戚保持联系,他们永远是我在新疆的亲人”,韦安鲲说。
我是党员干部纪律要求我必须第一个遵守
韦安鲲同志在地区公安局任职的同时,还担任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九批援疆自管会南疆班的联络员、公安部第九批援疆干部阿克苏组组长。尽管工作很繁忙,但他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他带头遵守援疆干部各项纪律规定,自觉接受阿克苏公安机关管理,主动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监督。三年来,除了法定探亲休假之外,从没有因私离开阿克苏半步,树立了援疆干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他常说“我是党员干部,纪律要求我必须第一个遵守”。
图为春节前夕
韦安鲲同志与在阿北京援疆干部合影
三年援疆路,热血终不悔。在即将结束援疆生涯的时刻,韦安鲲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记得戈壁滩静谧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相伴,我享受的是安静的奋斗;记得这里敬业的民警、朴实的百姓,我敬佩他们的不屈和顽强;记得在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人物,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点点滴滴,我相信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收获,都已成为我人生宝库中的财富,我生命缎带上的烙印,值得我去回味。”
(来源:阿克苏地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