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的新疆,孕育了无数传奇。
左宗棠年春节,左宗棠从兰州来到酒泉,筹备收复新疆事务。当时,20岁的天津纤夫安文忠,从天津杨柳青的码头,带一批货物送往陕西西安。货到西安结账后,安文忠得到白银十两。得知这批货还要转运到甘肃肃州,货的主人正是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时,安文忠决定留下来,继续挑着货郎担跟随置办货物的官兵向西走。一年两趟下来,安文忠赚回了白银两百多两。消息传到天津杨柳青,乡亲们就说安文忠随军做生意——赶大营,赚了钱。
安文忠第二年,左宗棠大军从酒泉出发,要招募一批随军的商人。安文忠得知消息,带着同乡挑着货郎担,经西安、兰州等地,两千里跋涉,风尘仆仆来到肃州。安文忠看到,左宗棠大营的门前,贴着告示:“愿意随军经商去新疆的,迅速报名。”5月,统兵大将刘锦棠率部进新疆,安文忠带着一拨乡亲们随军西行。夏秋时节,大军收复乌鲁木齐。安文忠为首的杨柳青商人,跟着进了乌鲁木齐,他们在乌鲁木齐繁华的大十字一带,建起陋室,用于落脚经商。
安文忠经商走过的新疆安文忠吃苦耐劳,善于营商。他常常带着驼队,穿梭在沙漠和草原之间,往返于京津与新疆之间。在他的带动下,杨柳青人闻风而动,肩挑驼扛,纷纷走上这条漫漫公里的长路。三年之后,安文忠积累资本三千两白银,成为杨柳青在新疆经商的首富。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安文忠带动下,晚清新疆出现一支天津商帮,多名杨柳青人长期生活在新疆。安文忠进疆不久,从行贾变成坐商,把商业经营到极西的伊犁,还在伊宁挂出“文丰泰京货店”的牌子。今天的伊宁市区,有一条街叫汉人街。得名的缘由,是因为街道住满了天津来伊宁做生意的杨柳青人。
杨柳青留下的历史文化当时,杨柳青人出门,通常是在年初时出结伴离乡。经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来到乌鲁木齐,沿途历时半年之久,即便走得再快也得要有3个月的时间。民国初期,这段距离另一条通达,把这段时间缩减到一个月。杨柳青来新疆时,可以从乘火车到沈阳转满洲里,进入俄国,乘坐西伯利亚铁路到塞米巴拉金斯克下车,之后雇着马车走6天到新疆塔城。
现代交通去新疆宣统元年(),安文忠荣归故里。
然而,杨柳青在新疆的一代巨富安文忠,并没有感受到现代交通带来的便捷。年春,欧亚航空公司成立,开辟三条航线,其中有一条是沪新航线。这条航线经停站有:乌鲁木齐、哈密、肃州、兰州、西安、洛阳、南京、上海。安文忠留在新疆的子侄辈,年坐上了这趟航班。他们第一天从乌鲁木齐登机,第二天抵达上海,到了上海又转乘火车,于第三天回到天津。
很多杨柳青人永远留在了新疆欧亚航空公司的这趟航线,时停时飞。还好,当时出现了一个绥新汽车运输公司。杨柳青人出发时,先乘火车到呼和浩特,再乘坐长途汽车出发,经内蒙古小草地达到乌鲁木齐,历时半个月。他们去新疆时带的主要是日用百货,回天津时大多带回黄金玉石。
旧事乌鲁木齐一角度杨柳青人促进了东部与西部的文化经贸交流,为巩固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中国近代商贸史上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