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沈阳援鄂医生援疆期间不幸殉职这位红医
TUhjnbcbe - 2024/10/26 17:14:00
白癜风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240530/f1pegcd.html

一袭洁白的防护服,背上“杨泽辉”三个字,坚定地走向患者。这个曾经年1医院的背影,如今永远定格在了人们心里。年12月19日凌晨,中国医院呼吸与重症监护内科副教授杨泽医院援疆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年仅43岁。他43岁的生命短暂但璀璨,写满了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

疫情来袭勇毅笃行大年初二踏上驰援武汉之路

年,研究生毕业的杨泽辉进入长征时就是红军卫生队、素有“红医摇篮”之称的中国医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5年来,从甲流到新冠,从武汉到新疆,杨泽辉一次次逆行出征,一次次冲锋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杨泽辉经常勉励自己“共产党员,必须冲得上去”。15年从医生涯,他用行动兑现了誓言。

年1月,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湖北告急。杨泽辉说:“这正是需要呼吸科医生的时候,我是党员,我上。”来不及和家人告别,1月26日,大年初二,杨泽辉作为辽宁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医院。

“疫情的严重程度、防护物资的匮乏、心理的恐惧,这都是武汉之外的人难以想象的。”医疗队员郭洪亮说,杨泽辉永远是最周到、最乐观的那个人。“我们只带了一周的防护物资,他总是最后一个领取防护服。每次进病区,他那信心满满的背影都让同事们冲劲十足。”

参与组团式援疆奔赴塔城半年多看诊余人次

在武汉拼过命的杨泽辉和兄弟们安全回到了沈阳,度过了一年忙碌但有家人、朋友陪伴的生活。而当下一个任务布置下来后,共产党员杨泽辉又义无反顾上了战场。年5月10日,作为第六批“辽宁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党支部副书记,杨泽辉出任医院呼吸科主任。

七个月来,杨泽医院的工作日志都这样记录:周一大查房;周二做气管镜;周三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周四门诊;周五查房、做气管镜。救治、教学,杨泽辉每一天都努力着。

初到塔城,就是一场大考。托里县一名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后仍持续高热,医院找到杨泽辉进行远程会诊,杨泽辉怕患者病情恶化,建议将患者立刻医院进行救治。患者入院时已经是半夜12点了,杨泽辉直到见到患者,评估完病情,才从病房离开。他通过科学评估,考虑患者“脓胸”可能性较大。杨泽辉联系了外科医生为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最终保住了患者的生命。

这样的救治逐渐多了,杨泽辉在塔城地区的口碑越来越响。医院院长钟红珊说,只要每周四出诊,他的诊室门外总会排满慕名而来的患者,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杨泽辉就看诊患者多人次。

医院年轻医生富蕾蕾说:“杨老师每天都在忙碌着,无论下班还是周末,只要患者需要,他随时出现。”

倾心相助言传身教要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杨泽辉深知,一个医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援疆就是要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为此,他倾心相助。

杨泽辉最擅长的是做气管镜,他就手医院的年轻人。为了提升规培学员的病历书写质量,杨泽辉不仅每周进行病历分析,还将学员写的病历挂到墙上进行点评。

“在他的细心指导下,没有几次,规培学员的病历书写水平就特别好了。”医院呼吸科主任金洪说,正是有了杨泽辉的传帮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诊治水平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肺部肿瘤诊断和支气管镜技术。

医院医生米热班·麦尔旦说:“杨老师言传身教是我们年轻人最需要的。他每一次示范、每一次到乡村上门出诊都教出了医者仁心。”

43岁的生命短暂但璀璨写满了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

19日,悲伤的消息传来,医院和医院的医生、护士、患者都不忍心却又忍不住反复刷着和他曾经拍过的照片、视频。年1月26日,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上,杨泽辉面对镜头说:“接到消息,没什么可犹豫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呼吸科医生,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家里人很支持。”

“那么艰难的55天生死鏖战我们都挺过来了、都回来了,好兄弟,我们却再等不到你说我回来了。”惊闻杨泽辉19日殉职在援疆医疗岗位上,年大年初二和杨泽辉一同登上赴武汉飞机的汪海源泣不成声:“好兄弟,我想你!”

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记者唐子匀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援鄂医生援疆期间不幸殉职这位红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