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不一样的开学季,中南民大研支团为西部学生
TUhjnbcbe - 2025/1/1 20:18:00

极目新闻记者狄鑫

通讯员蓝永丽

金秋九月,全国各地学生喜迎返校开学。而中南民族大学里有一群人提前背上行囊,带着知识,肩负未来和希望,去往祖国西部,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他们身体力行写下青春注解,践行着“从民族地区来,到民族地区去”的庄重誓言。

这支成立于年的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研支团),至今已接力选派了名成员,先后在广西三江、西藏山南、湖北恩施、贵州铜仁、云南大理、新疆塔城等中西部民族地区持续开展支教工作,累计服务学生余名。成员还在当地先后开展了“民大书香伴格桑·高原书屋”、“笔友计划”、“青蓝计划”、“邦吉美朵”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七彩假期、七彩四点半等品牌活动,共筹集善款20余万元。

云南漾濞:灾后重建的新校园,迎来开学第一课

本科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彦宏,来自云南玉溪山区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在彝族山村支教的经历,让刘彦宏心里一直有一个到民族地区做老师的梦。加入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她梦想的实践。于是,她成为了中南民大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去往云南漾濞。

刘彦宏

电话那头,刘彦宏向极目新闻记者分享着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新样貌:“地震前的一中,10分钟就能逛完整个校园。如今异地重建后,校园变得开阔,还有了漂亮的舞蹈房音乐教室、崭新的室内运动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

去年,漾濞“5.21”6.4级地震灾害后,原本建在县城中心区域的老校区坍塌了近一半,孩子们失去了往日学习的乐园。同年8月,中南民大研支队首次来到云南漾濞支教,整整一学年,队员们和当地教师们一起,在临时搭建的板房教室里给学生上课。

去年,研支团成员贾萱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上英语公开课

“板房搭的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只能用传统黑板教学,冬天冷夏天热,雨天还漏雨。”从盛夏到寒冬,从陌生到熟悉。第一批支教的五名队员中有三人担任起班主任的工作,大家从适应岗位到扎根教育,还组织学生进行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七彩四点半”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漾濞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师生在崭新的校园举行开学典礼

今年8月28日,刘彦宏作为第二批云南支教团的成员,和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的余名学生在焕然一新的校园里迎来了新学期。新的面庞、新的环境、新的体验。四人支教团闵堂睿、刘彦宏、史晨钰、左欢也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分别任教生物、历史、数学和语文。

中南民大研支团云南分队

闵堂睿在给学生上公开课《植物玻片标本的制作》

刘彦宏被安排教八年级5个班的历史课,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她主动向资深教师们了解学情、从网上吸收授课技巧、还想方设法创新课堂,用纪录片和视频作为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的基础较薄弱,记背知识点和一些硬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我会让同学们通过背书来‘攒积分’,再‘兑积分’换取奖励,比如我来和家长通话并夸赞学生,这种方式很受大家欢迎。”刘彦宏介绍说。

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新学期里队员们正计划着发挥所长,为承载着温暖与爱的“七彩四点半”活动升级,继续利用课后辅导的时间,增效减负,有望开设书法、播音、音乐实践、心理辅导等课程,让学生度过充实有意义的课后时光。

西藏山南:“疫”不容辞,当好“志愿者的志愿者”

“我从祖国东北角一路穿行到西南角,周转三四天,跨越了公里来到西藏山南。”中南民大第24届研支团队长贾羿泽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也是该校管理学院级本科生。“我想为西部教育献出一份力量。”贾羿泽大二开始了解研究生支教团计划,并把加入研支团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今年7月,他带着大学四年的学习沉淀,和邬浩然、欧阳妮娜、方涛、黄欣4名同学从各地奔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成为一名西部支教老师。

乃东区中学海拔米,这对团队中长期生活在中部地区和平原地区的成员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即便团队选择在海拔约米的青海西宁汇合,适应两天后继续赶路,但达到学校后还是有队员感到缺氧、胸闷、呼吸不畅。

然而有些工作等不及大家慢慢适应,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学校的宁静。自山南市发现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以来,乃东区中学迅速成立以校长、书记为队长的疫情应对志愿小分队。西藏分队5名成员也暂缓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加入了疫情应对志愿服务组。

西藏分队队员欧阳妮娜、黄欣、方涛、贾羿泽、邬浩然(从左至右)

“这是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参与抗疫志愿者工作。”贾羿泽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安置了余名服务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小队成员们要保障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饮食住宿。

由于“志愿者轮换点”的大部分志愿者需要7点半前抵达工作岗位,为了让每位志愿者在上岗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西藏分队队员们7点就开始为志愿者打包早餐并准时分发。

待志愿者用餐完毕后,西藏分队队员们就要开始对楼栋进行清洁和消杀,为入住的志愿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除了日常工作外,队员们还负责信息统计、搬运物资等,每天工作接近14小时。

“目前乃东疫情整体情况向好,相信很快我们就要恢复线下开学了。”扛住了艰苦的抗疫工作,队员们对接下来的支教生活有些迫不及待。

“今年是中南民大研支团到西藏支教的第八年了,除了完成教育本职工作,我们希望进一步推进研支团的品牌志愿活动项目,献礼二十大。”贾羿泽介绍,“民大书香伴格桑·高原书屋”“笔友计划”都是研支团的保留项目。

中南民族大学与结巴乡小学“高原书屋”捐赠仪式现场

据悉,年,研究生支教团在山南市错那县觉拉乡第一完全小学建立首个高原书屋示范点。8年来,已先后在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新八完小、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小学等地共捐建8所高原书屋,直接受益学生余人,累计捐赠图书余册,价值20余万元。

“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我们将继续走访、调研,了解周边学校图书室资源情况。待到明年6月,第九所高原书屋将正式落成,那时将有更多书籍进入雪域高原,打开沟通起鄂藏两地的窗口。”贾羿泽说。

山南市乃东区中学和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结对绘画作品

山南市乃东区中学和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结对绘画作品展览

此外,本年度“起点育人计划——共绘画展”美育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该项活动以书画为媒,让乃东区中学和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的同学共同发挥想象,进行结对创作,传递民族团结情感,共同加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贾羿泽表示:“希望借助‘共绘画展’美育活动,绘出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与西藏乃东区中学交流的‘同心圆’,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贵州铜仁:山村学校有了国旗班护卫队

9月19日清晨,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罗场中小学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正在操场上举行。国旗班学生昂首挺胸,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向天空,完成了国旗班成立以来本学期的第三次亮相。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罗场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中南民大第24届研支团贵州分队所服务的学校。队员许丹教七年级学生地理课,并兼任学校国旗班的指导老师。

罗场中小学国旗班护卫队

“刚来时,校国旗班已经初步建成了,但孩子们对升旗仪式的认知较粗浅,稍显散漫。”许丹介绍,她从队形、队列,到步伐调整,护旗手、擎旗手身份认知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国旗文化,形成德育氛围。“我们希望借助国旗班的训练,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看着孩子们每一次亮相都更有进步,就特别有动力做这件事,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他们懂得热爱祖国。”许丹说。

学生送给施华斌的月饼和饼干

今年中秋碰上了教师节,对贵州分队的成员们来说,显得意义非凡。贵州分队队长施华斌给记者发来一张照片,是中秋假期结束后学生分享给他的各种小点心。“这是八年级杨欢欢同学给我留的月饼,其实是她家里亲戚从外地回来探亲时送给她的,她回学校就送了我一块,我都没舍得吃。”虽然中秋节队员们无法和亲人团圆,但来自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感到内心无比温暖。

施华斌参与学生班级活动

“在罗场乡买点吃得不容易,晚上七八点周围的商店就关了门,每五天才有一趟集市,可以买点蔬菜水果,我们中秋聚餐的肉和蔬菜都是提前一周屯下的。”施华斌告诉记者,目前大家已经适应了服务点的生活环境,但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是比想象中困难。“这里缺纸、打印设备、墨盒,平时讲习题我会先誊抄到纸上,再发给全班同学一一传阅着看,或是用白板投影。好在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不错。”

体育师资有限、运动器材紧缺是偏远地区山村学校的“通病”。本科主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刘思邈,担任了学校一至三年级的体育老师,她正试着利用专业所长给罗场中小学带去了一股新风。“以前这些孩子对体育课的印象就是玩,随便玩,可身边可利用运动器材非常有限。所以第一节课我要给孩子们树立体育运动的意识。”她说。

刘思邈给各年级分别制定了队列队形训练、广播操和健美操步伐的训练任务,再结合课后服务时间,强化锻炼。“孩子们说以前没听说过健美操,但现在他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本学期,刘思邈打算教会低年级孩子们一套韵律操,再将中南民大创编、融合了恩施土家族文化符号肉连响的民族健身课传授给学生,希望借助体育和舞蹈,让他们感受湖北的文化特色。

新疆塔城:支教团曾带出中考黑马班

米标准化跑道、设备齐全的艺术教室、干净敞亮的实验室……这里是中南民大研支团新疆分队服务支教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一中学。在队员们眼里,这所边陲小镇中学的硬件条件称得上“完全现代化”,教室里甚至配备了护眼灯,但最缺的还是老师,教学水平也相对落后。

教师节黄译莹与学生合影

新疆分队黄译莹、邓舒雯、李银、陈红涛四名成员中,三人被安排带九年级的课程。“当地居民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为主,不少九年级学生拼音还不太过关。”队长黄译莹说。

学生基础弱,老师们就尽己所能多在教学上下功夫。在这里,上一届研支团新疆分队队长付成栋就带出过中考黑马班:他刚接手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单科成绩加起来只有10个人刚过及格线,然而支教结束时,两个班的中考语文单科均分全校第一,另一个班则包揽了语文单科成绩前三。

“一方面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可能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同时注重基础、培优补差。”本届新疆分队的队员们继承了付成栋的教学经验,他们偶尔还会收到孩子们随作业一块提交的课后心得和小纸条“老师,今天的课我全听明白了!”队员们说,这比夸赞更让他们受到鼓舞。

邓舒雯正在上物理公开课

支教的过程宛如一场大型双向奔赴。队员们积极融入当地的风土民情,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盘鸡、赛马等文化符号融入课堂;孩子们则在教师节当天,等候在校园红毯的两侧,把亲手制作的贺卡和模型玩具送到老师们手里,并说上一句“节日快乐”。

新疆分队成员参与学校迎新活动

中秋假期校领导带领新疆分队外出采摘苹果

朝阳初升,万江入海。新学期的画卷缓缓铺开,研支团的队员们正以青春为笔,尽情书写新篇章。该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招募也正开启,不久后,又会有一批新的面孔,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奔赴各服务地发光发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一样的开学季,中南民大研支团为西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