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是*维吾尔自治区的下辖行*区之一。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哈密地区,西接石河子市,南与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3公里,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
图片自天山网,摄影:昌吉野骆驼
“昌吉”本为“仰吉”之转音,原系突厥语,涵义是“新”的意思。早在《突厥语大词典》和《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里都记载有“仰吉八里”(意为新城)这一名称。
西汉时,此地属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国,后车师国分前部和后部,此地即属车师后部,公元前年,汉在西域设“使者校尉”时,汉*队便统治了这一地区。
昌吉总人口万人(年统计数据),全州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等36个民族,其中回族17.21万人,哈萨克族12.37万人,维吾尔族6.01万人。
昌吉州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倾斜。属中温带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南部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北部沙漠性气候特征显著。
昌吉州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棉花、畜产品、制种、蔬菜等支柱产业,玛纳斯县为国家棉花基地县,奇台县为全国粮食大县,全州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和肉类总产均居*首位。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类水果。矿产资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种,具备很高的开采价值,其中煤炭储量亿吨,现年产原煤万吨左右,已探明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著名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于汉代的西域历史名城北庭都护府遗址、有距今0年历史的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画、有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发掘地、东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鸣沙山、原始胡杨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观。
天山北坡的昌吉市是*农副产品、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境内亚欧大陆桥铁路、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具备东联内地、向西辐射中亚、西亚及欧洲的枢纽和中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