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市七普常住人口达到.78万人居全国地级行政区第一
成都市七普常住人口达到.78万人,居全国地级行政区第一,是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万人的地级行政区。成都市七普常住人口比六普增加.01万人,增量居全国地级行政区第二。成都市七普常住人口占四川省七普常住人口的25.02%。
二、成都市、广州市、深圳市、西安市等七普常住人口居前十的地级行政区人口总数达到1.42亿人
七普常住人口居前十的地级行政区分别是:成都市、广州市、深圳市、西安市、苏州市、郑州市、武汉市、杭州市、保定市、石家庄市。
前10强七普常住人口总数达到1.42亿人,占全国七普常住人口的1%。
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深圳市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常住人口增加了.17万人,增量超成都市居十强首位。
三、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超千万人的有15个
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超千万人的达到15个,分别是:成都市、广州市、深圳市、西安市、苏州市、郑州市、武汉市、杭州市、保定市、石家庄市、临沂市、东莞市、青岛市、长沙市、哈尔滨市。
其中,广东省占3个,省会城市有10个。哈尔滨市是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地级行政区,其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减少了62.61万人。
四、深圳市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增加.17万人,居全国第一
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人口增量居前十的地级行政区的分别是:深圳市、成都市、广州市、西安市、郑州市、合肥市、杭州市、长沙市、武汉市、济南市。
深圳市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增加.17万人,居全国地级行政区第一。
人口增量居前十的地级行政区除深圳外均为省会城市,省会城市拥有更多的行政权力和资源集聚优势,发达的交通、高端的产业、优质的营商环境、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成熟的商业配套等等都是人口流入的重要因素。
保定市虽然七普常住人口超过省会石家庄居全国第九,但其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仅增加了24.28万人,增量居全国地级行政区第88名。
五、绥化市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减少.19万人,为全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地级行政区全国有个地级行政区十年内人口不增反减
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人口减少最多的前十个地级行政区分别是:绥化市、四平市、资阳市、齐齐哈尔市、六安市、安庆市、咸阳市、吉林市、南充市、松原市。
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10个地级行政区中有5个来自东北地区,3个来自西部地区,2个来自中部地区。
全国有个地级行政区十年内常住人口不增反减,占全部地级行政区的43.84%。
全国有23个省市区的地级行政区存在常住人口减少的情况:
1、黑龙江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全部减少,无一增加,其中绥化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19万人;
2、吉林省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除省会长春外其余8个均出现减少,其中四平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04万人;
3、四川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13个出现减少,其中资阳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64万人;
4、安徽省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7个出现减少,其中六安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8万人;
5、陕西省共有10个地级行政区,7个出现减少,其中咸阳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62万人;
6、江苏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3个出现减少,其中盐城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55.26万人;
7、河南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区,6个出现减少,其中南阳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55.05万人;
8、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8个出现减少,其中孝感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54.42万人;
9、湖南省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8个出现减少,其中邵阳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50.82万人;
10、内蒙古共有12个地级行政区,6个出现减少,其中乌兰察布市减少人口最多,十年内减少了43.73万人;
11、辽宁省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12个出现减少,其中锦州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42.26万人;
12、江西省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6个出现减少,其中宜春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41.19万人;
13、山西省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9个出现减少,其中忻州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37.78万人;
14、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6个出现减少,其中梅州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36.52万人;
15、甘肃省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10个出现减少,其中武威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35.01万人;
16、云南省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11个出现减少,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26.74万人;
17、河北省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3个出现减少,其中张家口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22.66万人;
18、宁夏共有5个地级行政区,2个出现减少,其中固原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8.6万人;
19、新疆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仅有塔城地区1个人口出现减少,十年内减少了8.06万人;
20、广西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2个出现减少,其中梧州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6.12万人;
21、青海省共有8个地级行政区,3个出现减少,其中海东市人口减少最多,十年内减少了3.84万人;
22、山东省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仅有泰安市出现人口减少,十年内减少了2.20万人;
23、福建省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仅有三明市出现人口减少,十年内减少了1.69万人;
六、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七普常住人口排名成都第一广州第二,哈尔滨为唯一的人口减少的省会城市
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七普常住人口最多的为成都市,超万人,最少的为拉萨市,不足万人。省会城市七普常住人口超万仅有1个,超0万人的有9个,万人以下的有7个。哈尔滨市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减少了62.61万人,是唯一一个人口减少的省会城市。
七普常住人口较六普增量居前10的省会城市分别是:
1、成都市,十年内增加了.01万人;
2、广州市,十年内增加了.47万人;
3、西安市,十年内增加了.51万人;
4、郑州市,十年内增加了.35万人;
5、合肥市,十年内增加了.74万人;
6、杭州市,十年内增加了.56万人;
7、长沙市,十年内增加了.69万人;
8、武汉市,十年内增加了.11万人;
9、济南市,十年内增加了.84万人;
10、南宁市,十年内增加了.28万人。
七、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超万人的有1个,0万人以上的有15个,万人以上的有87个,万人以下的有37个
全国地级行政区七普常住人口中超万的有一个,为四川成都市。超0万人的有15个,超万人的有87个,万人以下的有37个。
海南省三沙市七普常住人口为人,居全国地级行政区末位。由于三沙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去三沙市,排名末位的为西藏阿里地区,七普常住人口为12.3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