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晶晶任江姚刚
6月7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第四季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沿着奎塔高速来到塔城市,塔城之行是从一堂党课开始的。
“塔城虽然地处偏远,但由于有口岸,我们的祖辈很‘时髦’,年就能看到黑白无声电影,而那时的电影院就是现在塔城地区宾馆的自助餐厅……”这天下午,在塔城市党群活动中心西部红色驿站,来自塔城市第二小学的教职工们正在这里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结合塔城历史,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阿地里是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一名退休干部,40年来,他一直订阅十余种报纸杂志,并且每天做剪报,“西部红色驿站”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均来自他的剪报和平日收藏的物品。仅今年3月以来,就有近百个基层党组织来这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6月7日,游客在塔城红楼博物馆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离开“西部红色驿站”,报道团来到了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红色的大门、红色的台阶、红色的地面……“老旗手”沙勒克江·依明家的小院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坚持在自家小院升旗12年,这个小院已是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这里参加升旗仪式的各族群众达23万余人次。
循着塔城的红色印记,报道团成员们走进塔城红楼博物馆,它是塔城地区唯一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于年兴建,年竣工,因临街墙面呈铁锈红色,故称之为红楼。
博物馆的木地板踩上去吱吱作响,在这里静静驻足观看,似乎触碰到塔城红色文化的脉搏:塔城是我国较早受到十月革命影响的城市之一,是传递革命真理的红色通道;年,塔城人在巴克图口岸将东北抗日义勇军将士接回家;在抗战时期,塔城作为重要通道之一,苏联援华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
“不来塔城红楼博物馆参观,很难想象这个偏远的西部边陲小城与革命有着这么紧密的关联,尤其是巴什拜先生为抗美援朝捐飞机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南京游客杨小林说。
一周前,四部门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塔城红楼博物馆和裕民县小白杨哨所入选了“爱国守边·青春无悔”精品线路。年初,裕民县巴尔鲁克景区(小白杨哨所、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巴什拜展览馆)入选全疆12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我们要将红色文化旅游与塔城独特的戍边文化、口岸文化、自然风光和边境文化等旅游资源等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发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努力实现红色旅游资源有效拓展。”塔城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柴红华说。
红色记忆闪耀城市荣光
6月7日星期一晴
在塔城市的采访只有匆匆一日,我对这座红色城市就已生出了爱意与敬意。
在塔城市党群活动中心西部红色驿站里,参观者们从老党员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的讲述中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在吾热肯创办的私人博物馆里,种种生活中的老物品,让人们感叹生活巨变的同时,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在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哈力旦·依拉洪的家中,一张老炕桌的故事,让人们为她家一家三代的民族团结情谊而动容……
我们采访所到之处,无论从任一角度出发,都能体会到塔城市各族群众所饱含的爱党爱国深情,这是一种精神和信仰,让这座边陲城市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城市荣光。
红色文化塑造的城市精神,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将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
致敬这座红色之城,期待与你再次相遇。(王晶晶)
本文来源: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