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135年后,这个收复新疆的男人,依然值得
TUhjnbcbe - 2025/4/29 0:01:00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年前的今天,福州的一处官邸里,一位73岁的老人死不瞑目。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

“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

数月前,戎马一生的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效忠的朝廷,明明打败了侵略者,却依然软弱求和,签下了不平等的条约。

他恨,恨自己不能再像当年收复新疆那般,继续为国效力,将外侮拒之门外。

纵使这个国家早已风雨飘摇,日薄西山,可他心里仍然希冀着,有朝一日,这片土地,这个国家、民族,再次富强,无人敢欺。

他死的那一日,天现异像。福州暴雨倾盆,城墙被雷电撕劈开数丈缺口,周围的百姓却安然无恙。

千里之外的西北边疆,千百棵原先挺拔的柳树,竟都一夜枯黄,枝垂叶败。

这一天,无数人念着、记着他那千古不朽的名字——左宗棠。

1

对于新疆而言,收复了这片土地的左宗棠无疑是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

而他一生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去了解、缅怀。

左宗棠,字季高,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年)湖南湘阴的一个书香门第。

其父左观澜曾在江西白鹿洞书院担任山长,也曾在陕西做过知县。

虽然后世不少人说左宗棠是大器晚成,但在不错的家境和教育下,小左宗棠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据记载,左宗棠四岁入塾,六岁遍读四书五经,九岁能做八股文。

先生说他读书能一目十行,举一反三。

当地人则都知道,他是县里有名的神童。

14岁那年,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榜首,15岁又去长沙府考试,高居第二。

后来他又进入有名的城南书院、湘水校经堂读书,并连续七次考试全校第一。

20岁那年,左宗棠参加乡试,轻松中举。

但不知是天生如此,还是与其所读之书,个人经历有关,自从少年起,性子便刚直无比,强硬不屈。

他中举后参加的三次科考,均不及第,因为他虽才华横溢,却不守八股的规矩,文风不羁,直陈国家利弊。

原来,左宗棠自少年时起,便对经世致用的书籍、学问极感兴趣。

如《天下郡国利病书》、《水道提纲》、《读史方舆纪要》都是他熟读的经典。

他涉猎的范围,从中国历史、地理到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包,皆是治世之学。

而少年左宗棠最崇拜的古人,正是那曾为国“鞠躬尽瘁”的诸葛武侯。

另一方面,从他11岁到18岁,其大哥、母亲、父亲竟先后逝世,饱尝丧亲之痛的他,也越发独立坚韧。

所以,成年之后的左宗棠,早已不是儿时那个光会考好成绩的标准“学霸”。

他成长为了一个满腹经世之才,独立刚强的有志青年。

纵然科举屡败,他的大志与才华也有人赏识。

湘潭大户周衡将左宗棠认作东床快婿,招其入赘,将长女周诒端许配给他。

妻子周景端则是贤内助,不但每次为其凑足赶考经费,且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每一次选择。

在某次进京会试时,左与当时的名臣胡林翼相识,畅谈新疆形势。

在屡考不中后的一段时间里,左宗棠在岳父家潜心学习“治世之学”,期间曾写下一副对联,被高挂在县公馆: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年的春天,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途径湘潭,在县公馆门前看到了这幅对联,顿时察觉到了写联者的才华。

他遣知县找来左宗棠,与其详谈,两人纵论古今、天下、家国、百姓,直至天明。

于是,25岁的布衣左宗棠,就这样成为了两江总督的幕僚,也向着他的理想,迈出了第一步。

2

在陶澍的府中,左宗棠开始更多地接触军国大事,在高位者身边所看到的、接触到的,是比书本里更鲜活的清朝现实。

但左宗棠真正一展拳脚,登上政治舞台,却是在十几年后。

年,伯乐陶澍因病去逝,为报赏识之情,坐留于陶家教书八年,并协助料理家务。

直到年,35岁的左宗棠才返回湘阴,在家读书隐居,并于次年在湘阴大水时赈灾放粮,接济乡邻,闻名乡里。

也就是在那一年,还记得左宗棠的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推荐了这个后辈。

于是,在年长沙江水上的一叶扁舟上,著名的爱国大臣林则徐与普通平民左宗棠,完成了历史性的见面。

已是风烛残年的林则徐,望着年富力强、满腔抱负的左宗棠,欣慰不已,因为经过一番长谈,他知道自己找到了继承者。

他将自己悉心整理的关于新疆的资料与地图全部赠与眼前人,并满怀希冀地说:

“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舟外浊浪滚滚,大江东去,仿佛见证着一次历史传承

经此一见,林则徐向咸丰大力举荐这个湖南布衣,称其为“绝世奇才”。

两年后,已是不惑之年的左宗棠,终于迎来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受邀辅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守备抵御等军事,全由左宗棠负责。

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调兵遣将严密布防,固守长沙,最终让太平军强攻三月不下,无功而退。

经此一役,左宗棠的名字闻名湖南,传至皇庭。

但太平军势大,攻长沙不下便劫掠、攻取湖南周边府县,此后数年,左宗棠都在长沙府积极抗击太平军。

在新巡抚骆秉章的幕下,他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同时施行“内清四境”、“外援五省”的战略。

到了年,湖南省内的太平军患不但肃清,湘军更是多次出省作战,协助外省,痛击贼军。

年,他亲率招募的“楚军”,奔赴江西、安徽,连克太平军;年,他又率军在浙江痛击太平,收复多处失地;年,左宗棠攻克杭州,收复浙江全境,并在随后两年,彻底清剿太平军残部于闽南……

如果说四十岁之前,左宗棠还只有些薄名的平民百姓,那么40岁之后的他,建立的功业与晋升的速度足以羡煞旁人。

从年被朝廷任为兵部郎中,年加四品卿衔,年任京堂候补,年升浙江巡抚,到年,他已官至闽浙总督。

仅仅十三年,左宗棠从一介布衣,做到了名震天下的封疆大吏。

纵然才华横溢,性格刚直的他不善钻营奉承,朝中屡屡有人发难,但左宗棠的功绩、实力摆在那儿,加上一些同僚仗义保举,即使有谗言也都影响甚微。

不同于一些官员升至高位后只享富贵,或是安守地盘,但求无过。

年过半百,功成名就的左宗棠不但主动裁军,还力谏朝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船厂福州船政局。

忙完海事,他又奔赴千里,协助李鸿章肃清捻军,平定陕甘叛乱,并主政当地,积极推动改革。

而做完这一切,年,已经62岁的左宗棠,终于要去完成当年的那场托付。

3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新疆便一直饱受外界干扰。

先是年因《塔城条约》被俄国割去44万平方公里土地,年又被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入侵,随后又遭俄国侵占伊犁……

到了年,新疆除塔城等少数据点外,大部分都落入了阿古柏及俄国之手,清王朝的这块西北边疆,眼看就要彻底沦陷。

而彼时,东部海防也正吃紧,朝中为要塞防还是海防争论难休。

主管海防的李鸿章还说,大清国土太大,干脆不要新疆了。

左宗棠知道后大怒,挥笔写就一篇万言书,直言新疆农业之富饶,矿产资源之丰富,战略地位之重要……

他还拼死进谏,力表决心称:“何敢自惜残生,置身事外”。

慈禧也被说动了,就问他收复新疆,需要多久?左宗棠破釜沉舟般地霸气答到:“5年。”

5年平疆,放眼朝堂,绝无旁人再敢如此承诺。

要知道数百年前,明人袁承焕也许诺过五年平定边境的豪言,最后却下场凄凉。

但左宗棠偏偏敢,因为他愿意赌上这年迈身躯的全部。

年,63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统筹全军。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他足足筹备了一年多。

他先是派人于内蒙、宁夏、甘肃等地四处购粮食,又顶住压力向外国银行凑到了万两军费。

他此前于甘肃设立的兰州制造局,保证了西征军的枪炮军需。

在军中,他设下严格军规。甘肃曾有小兵抢夺百姓食物,他直接下令剖其胸膛,让众人看清残食,后再处死,军内风气从此肃清。

年3月,万事俱备,兵强马壮,左宗棠率军终于从兰州出发,西进抵达肃州,兵锋遥指北疆!

同年4月,左宗棠于肃州祭旗后,令部下刘锦棠、金顺分兵两路,从南北进军,轻取哈密后又令部队翻过东天山九曲险道,将粮草分运至巴里坤和古城。

在他的战略里,收新疆需先收北疆,收北疆则必先收乌市。

阿古柏的势力还来不及反应,西征军便已在乌鲁木齐周围安稳落脚。

随后,左令刘锦棠为先锋,金顺协战,张曜等部严守后方,三兵连动,一举攻取古牧地、红庙等乌市周边,乌鲁木齐敌军遂成瓮中之鳖。

虽然阿古柏派了数千骑兵千里驰援,但西征军更兵贵神速。

8月17日黎明炮兵轰开了乌城南门,先锋军入城巷战,金顺军从东北方呼应进攻,8月18日,乌鲁木齐收复,敌援军只得无功而返。

不久后昌吉、玛纳斯城也被先后收复,到了10月,新疆北路彻底荡平。

西征期间,英国人曾意图调停,让阿古柏乞降立国,左宗棠得知后大骂英人,力谏朝廷,终于让清廷没再签下什么条约。

而在荡平北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左宗棠加快了攻打阿古柏的进程。

年4月,左宗棠命金顺留守后方,刘锦棠为前线总指挥,兵分三路,主力出击,猛攻南疆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

这三座城市,是南疆的门户,但在西征军疾风骤雨的攻势下,11日内便接连被攻克,阿古柏在逃亡途中见无力回天,自杀身亡。

自此,阿古柏残部所剩无几。

年1月,西征军攻下和田,新疆除伊犁地区外,全境皆复!

而此时,距左宗棠出兵新疆还不到两年,自他接下复疆的担子,也不过三年。

虽然俄国势大,多次以种种借口或威胁,妄想独占伊犁。

但左宗棠也并没有放弃,他多次进谏清廷不要退步,并在新疆修路、屯田、筹粮、练兵,只为与俄国人血战做准备。

期间在谈判不顺时,左宗棠更是曾不顾年近古稀,与众将士抬棺出关,一表自己血战的决心……

终于,经过左宗棠、清廷的不断努力,加上俄国也被其他问题所累,年,不可一世的俄国人终于让步,于次年正式交还伊犁。

至此,左宗棠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彪炳千秋的功绩,将祖国的大好边疆新疆全部收复。

两年后,也是在他的建议下,新疆被正式设省。

而此时的左宗棠,也走到了人生最后阶段。

从年到年,他南下为越南局势、中法战事殚精竭虑。

但死前,看到的却是清廷取得了中法战争的胜利,依然软弱求和,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年9月5日,带着遗憾与不甘,左宗棠在福州病逝。

时人说,左宗棠一死,清廷再无强硬之大臣。

而遗憾之外,是有的人死了,也依然活人们的心里。

不信你看那西北千百棵“左公柳”依旧迎风挺立,那左家祠堂前每年焚香祭拜者无数,那后世史书上还记载着他的光辉岁月……

有人说,大器晚成的左宗棠,是无愧于家国社稷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是除毛主席之外历史上最伟大的湖南人。

左公千古,当之无愧!

1
查看完整版本: 135年后,这个收复新疆的男人,依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