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其理由,也许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既无先见之明,也不了解其中的原因,但假以时日和耐心,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布莱恩·魏斯
之前寇先生向大家推荐过一部电视剧——《心理医生龚介》,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虽然是年的老片子了,但回过头看,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心理疾病诊断教程,每一集都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病症。
今天寇先生就带大家一起透过几集典型剧情分析相关的神经症。(前方高能,有大量剧透~)
故事发生在位于东京的一家精神科诊所之中,坐镇其中的是一位名叫恭介的年轻医生,对于自己的职业,恭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将前来就诊的病人们当做患者,也不希望病人们将自己当做医生······
第一集讲述的是恐高症。
内容梗概浅井智子患有恐高症,去一家公司应聘工作,到20楼时突然病症爆发。无奈之下,她到心理医生恭介那里接受心理治疗,在治疗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怪事:虽然智子患有恐高症,应聘当天表现甚差,但她却被这家公司的常务伊势先生内定了,接着,这家公司的助理在家中坠楼而亡······
最后,借由催眠,恭介发现了一些线索,而此时的智子也回忆起了往事,一切真相大白。
恐高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恐惧症可以分为两种:特定对象恐惧症,即对特定的物体或场合感到恐惧;社交恐惧症,即对社交中的不安感到恐惧。恐高症属于前者。
恐高,是对高度有一定的恐惧,这种恐惧与之前生活的经历有关。这种经历,让当事人感到害怕,延续到后来,就变成了恐高症。
患者一接触甚至一想起这些事物或情景就会焦虑不安和惊恐万状,并极力回避。恐高症不排除生理层面的原因,但主要来说,还是与心理有关。
诊断要点一是患者有明显的引起恐怖反应的刺激(特定的事物或情境),明知恐怖反应与实际的刺激不相称,不合情理,但难以摆脱。二是患者发作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焦虑、紧张、脸红、出汗等)。
三是尽管患者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但仍对引起恐怖反应的事物、情境或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态度,而且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如无法回避,则可伴发惊恐发作。
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等下午治疗方法。必要时辅以药物来缓解焦虑和恐惧。恐高症其实并不复杂,如果当事人能够知道引起恐高症的原因,恐高症就会消失。
恐高症的形成,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问题就在于,一般来说,当事人在患有恐高症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患有失忆症,或者选择性遗忘症,也就是说,当事人在早先的经历中受到过伤害,但他不愿面对伤害,也就不愿面对这段往事,因此就记不得这件事,甚至这一时期的事都会忘记。智子就是这样。
这是治疗的最大的障碍。
那么,如何让当事人记起往事,把现在的恐高症与之前发生的病因联系起来呢?其方法是:一、一定要取得当事人的配合。这个也是考验心理医生功夫的问题了。若当事人不配合,拒绝回忆往事,那么治疗就无法进行。二、当取得当事人的配合后,可以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逐步地分析出病因。三、可以使用催眠,进入当事人的潜意识。
剧中恭介同时采用了精神分析与催眠两种方法,最终找到了发病的诱因。当恐惧症的病因找到的时候,病症也就解除了。
不过,在目前的中国,对于恐惧症的治疗,难度要更大一些。问题在于,目前中国人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还不够,心理医生这种职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有这方面病症的人,只是消极地用传统医学治疗,通过吃药进行抑制,而不是寻求真正的心理治疗。
剧中,恭介虽然是心理医生,但他因幼年因目睹父母葬身火海的惨状使得他患有强迫性洗手,这是强迫症的一种。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强迫症状源于自我而又违反自己意愿,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和摆脱,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其多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女性发布率略高。
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2强迫情绪;3、强迫意向;4、强迫行为。诊断要点1、至少有强迫症状之一且症状是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至少已经3个月;2、明知强迫症状毫无意义或不合情理却反复出现;3、对强迫症状极力抵抗却不能控制或摆脱;4、强迫症状出现时会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情绪。
治疗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主义疗法,森田疗法等。主要咨询技术精神动力的催眠方法体会:人可以做出任何不合理的事情,但最终也难跨过自己心里那道坎。一般人很难摆脱超我的压力。剧集中,那个杀人凶手,即使时隔20年,仍然让被害者女儿来接近自己,揭发自己,去赎当年的罪。
第二集讲述的是交替人格。
内容梗概一名自称为木下纯的女孩,患上了失忆症。而她购买过耳环的饰品店店员认出了纯,但却称她为贵子小姐。
男友野村得知贵子失去记忆以后,拜托恭介治疗,由于并非本人或者亲属的委托,恭介拒绝了野村的请求。隔天新闻报道一名25岁的男子被杀的消息,通过图片野村认出该男子就是曾向他勒索的人。
警方怀疑野村有杀人动机,但野村坚持事发当晚在贵子的家中,警官于是拜托恭介对贵子进行催眠治疗,重现当天的经过。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向警方提供线索,当晚在野村离开以后,又有一名女子来到被害人家中,而该名女子就是贵子······
交替人格,即双重人格。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时间,交替表现出两种或者多种完全不同的人格身份和个性特征。
即在一段时期以一种人格身份的方式活动,过了一段时期(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又突然转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对以前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换了一个人。多见于癔症或精神分裂症。
贵子以为自己的男友杀了人,于是出现暂时失忆,换了一个人格,以回避和保护自己的男友。
主要咨询技术对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使用绘画疗法——每次让来访者自己绘图,并比对之前的作品以判断来访者目前的状况。
第三集讲述的是神经性贪食。
恭介某日在便利店碰上正在偷零食的少女小泉,从她的反应恭介判断出小泉得了贪食症,恭介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小泉,要求小泉将自己患有贪食症的事情告诉父母,并接受治疗,小泉表面上答应······
神经性贪食并非是普通的贪吃。作为一种进食行为的异常改变,贪食症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病人的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每次进食量都较大;病人担心自己发胖,故常常在进食后自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的。
临床表现患者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观念,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的食物,然而又过分担心发胖,并用一种或多种手段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如催吐、导泻、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类制剂或利尿剂等方法)。患者因反复呕吐,时间一长,胃和心脏都会无法负荷,导致钾、铁等很多微量元素的缺失,甚至严重贫血。常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各种躯体并发症。
诊断要点1、存在难以控制的进食欲望,且暴饮暴食;2、对肥胖有一种病态性的恐惧,极力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3、常有神经性厌食的既往史;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矫治方法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监督按时按量地进食,情况好转后采取认知治疗。体会:其实你饿的不是胃,是心!用贪食填补心里那个缺口,即使最亲近的人也很难理解进食障碍患者的内心痛苦和想法。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学习到正确的处理感情和情绪的方法,才会导致心理障碍。
第四集讲述的是性爱依存症。
内容梗概某日恭介遇到了已经有五年没见面的高中同学望月,望月曾经与名美发生过一夜情,对她十分迷恋。
恭介无意中发现名美白天是一位标准的白领丽人,可到了晚上却流连在各个酒吧里,专门找男人发生一夜情,是一名"性依存症"的患者。
原来,在名美幼年时,母亲常常带不同的男人回家,还过分的要求小名美帮忙望风。恭介分析名美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遂决定去找名美的母亲谈谈,没想到却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导致名美得病的真正原因在于冲野在幼年时期曾受过父亲的性侵犯·······
性依存症又称性成瘾、性瘾,是一个心理疾病行为,具有是上瘾性。往往因为在青少年时期不能从双亲处获得爱而造成。性行为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愉悦形成幸福感,逃离焦虑。
第五集讲述的是亲子关系问题。
内容梗概一日恭介的诊所来了一位访客,该女士的儿子是一个有自我伤害倾向的男孩,希望能到恭介的帮助。
恭介了解到:齐藤大是个高中生,希望从事汽车修理工作,但母亲反对,父亲又不支持,因此暴力与自虐来解决一切的问题。
恭介决定找齐藤大的父亲,但齐藤父忙于工作无心过问。于是斟酌之下,恭介决定设置一个场景来解开齐藤的心结:使齐藤大和一群乘客一同掉入山谷。这群乘客同样也是一群心理问题患者,包括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躁狂症患者、重度失眠症和抑郁症患者。最终在父亲的帮助下齐藤大带着患“抑郁发作”的女孩逃离了山谷。
这个场景让齐藤在恶劣的环境中,激发出求生的意识;同时,也唤起了父母对齐藤大的关心,让父母意识到:将父母的理想强加在儿子身上,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主要咨询技术主题统觉测验(TA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年发明的。TAT通过素描图像或场景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目前,TAT也是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测试量表之一,对我们鉴定诊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六集讲述的是抑郁症。
内容梗概北村耕平是某银行的底层干部。公司为了精简人员,要求他昧着良心将有病的员工解雇,为此北村心里内疚,最后得了忧郁症。于是他来到恭介处,希望恭介能够帮助他走出困境。
备受忧郁症困扰的北川情绪却相当不稳定,产生了寻死念头,正当他想要从桥上一跃而下时,恰巧看到儿子在河堤边练足球,又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信念。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表现1、心境低落;2、思维迟缓;3、意志活动减退;4、认知功能损害;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诊断要点1、北川的抑郁症使得他日常生活兴趣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2、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3、在治疗初期,对严重自杀倾向病人,即使服用抗抑郁的药物,病情也有可能加重。北川多次寻求自杀,恭介要求他的家人密切注意他的动向,并随时联系治疗师,以防北川自杀。
第七集讲述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内容梗概襟子每年到生日的时候,身体都会有不适感出现,呼吸会变得异常局促,而且对火相当惧怕,大森已决定与男友诚司步入结婚的殿堂,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都困扰着她。
恭介经过调查发现大森在6年前曾经经历过一场火灾,而她的前男友也不幸的在火灾中丧失,便判断她得了创伤后症候群。
恭介启发大森说出当时的情况,但意外的是大森在讲述时情绪异常平静,并不像有此病状的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PTSD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联,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防御方式、童年期创伤、家庭暴力、战争、社会支持等)和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
其中重大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
襟子内心的悲伤始终没有发泄出来。久而久之被压抑,就造成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主要咨询技术情感宣泄。一起回忆过去和男友的曾经,最后在他的墓前,他的母亲说出了对她的怨恨和祝福,化解了襟子的心结。“没有跨越不了的过去!”
人生亦正如这句台词。凡事皆有其缘由,也许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既无先见之明,也不了解其中的原因,但假以时日和耐心,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总之,《心理医生恭介》这部剧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还是不错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