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4月27日,是河北省办案机构公布的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的日子。而这年7月,一个叫郑成月的男人刚刚被调到到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公安局东张孟派出所当所长,他原来在县*法委工作,因完成了中国*法大学的成人教育毕业后才有了这份新的工作,这年他35岁,正在意气风发的年龄。
郑成月此前*塔城当过三年侦察兵,回到老家后在银行看大门、做保卫、看金库十年,还在县城管大队当过大队长,现在被调到县公安局,他对新的工作充满着好奇与憧憬,也暗自下决心要好好珍惜这次工作的机会。
郑成月穿警服旧照
机会很快就来了,年10月3日,县公安局长突然来派出所找郑成月。
“你去填张表格领把枪吧!”局长见面就说。
郑成月有些意外:“有任务?”
局长看着灰蒙蒙的天,指了指远处:“南寺朗固发生了一起命案,你和刑警队一起去看看什么情况!”
“是”郑成月立刻准备出门。
“你再领20发子弹,注意点用!”局长又补充道。
这是一片玉米地,刚刚过了收玉米的季节,玉米棒子已经被剥下,但玉米杆子还在,所以显得有些凋零。郑成月和几个刑警队员在知情人的带领下穿过玉米地来到一口钢管井的边上,井口边苍蝇成群,许多村民在边上围观。郑成月往井下看了看,光线有些暗,他拿出手电筒照着下面,突然他发现了一双往上翘的光脚丫。
而此时,人群中有一双眼睛却在注视着郑成月,他叫王书金,是这个案子的凶手。
(二)
今天是国庆节,各单位还在放大假,但是,马云龙却还在办公室里加班,从《洛阳晚报》回到《河南日报》社工作已经8个月,从《大河报》创刊到现在也已经2个多月了,马云龙是副总编辑,直接负责采编业务,向来不甘人后的马云龙此时也是豪气冲天,他带着一帮充满理想的编辑记者,决心让《大河报》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一张报纸,而他现在已经51岁了。
马云龙一直充满激情
“什么,辛普森被判无罪?”马云龙拿着刚刚出版的《大河报》,指着国际版上的一周新闻说。
“白人都认为是他杀了他老婆,警方的证据也齐全,最后还是判了这么个结果”,一位前来送信的编辑边把一堆信放在桌子上边说:“这个案子太复杂,涉及到金钱、名人和种族问题,国家司法体制在这些问题面前也无能为力。”
“简直黑白不分,杀人不偿命,换了我就追究到底。”马云龙有些激动。
“老爷子,你就饶了人家美国吧!”年轻的编辑跟他开玩笑:“咱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你看,这又是那被曝光的单位写来的信,说我们不跟他们商量就发了。”
马云龙没有看那些信,但有些沉重:“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的立场和观点不会轻易的改变,一定要坚持,苍蝇、老虎我们都要打。”
玉米是广平的主要农作物
(三)
“花了一天时间,总算打捞上来了,死者的身份已经查明,是在广平家具厂上班的张芳芳(化名)、家住泊头村,只有22岁,从现场的痕迹和死者的尸检来看,这是强奸杀人”一个刑警在向郑成月和其他同事说明情况。
“会是谁杀的呢?”郑成月抽着烟思索着:“那口钢管井在玉米地里,很隐蔽,不熟悉地形的外地人一般不会知道,我想会不会是当地人作的案?”
“这是一桩强奸杀人案,作案的人应该是个青壮年。”刑警补充道。
郑成月果断地说:“我建议,立刻排查周边18岁到35岁的男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
郑成月也是当地堡上村人,熟悉这里的环境,也有不少亲人和朋友在这里。所以,在这里做排查工作并不难,很快,排查就有了结果。
广平县地图
“那天你们在玉米地破案的时候,王书金还在,就这几天突然跑不见了。”村干部对郑成月和刑警说。
刑警介绍王书金的情况:“王书金,现年28岁,身高,无业,也没有读过书,他14岁时因强奸幼女进过少管所,有作案嫌疑,现在不见了,估计是逃跑了。”
“他家住哪?”有刑警问道。
“好像是苹果甸村的,我见过这个人。”郑成月思索着。
“走,我们去他家看看。”
郑成月和刑警来到王书金家,王书金父亲很漠然的对待着他们。
“你有几个孩子?”郑成月问王父。
王父冷冷的回答:“7个”。
“王金书去哪里了?”
“不知道!”
“王书金哪天开始不回家了?”
“不知道!”
“你有王书金的照片吗?”
“没有!”
“户口本上也没有?”
“没有”
郑成月和刑警问了一连串问题,王父都是一问三不知。
“好,你不说那我们就等着,一直等到你儿子回来。”郑成月决定在王家蹲守王书金,直到他回来。
王书金父母的家
郑成月和刑警在王书金家一守就是半个月,王书金没有回来,外出寻找王书金的刑警查遍了周边的砖厂和王金书可能隐藏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他的踪迹,大伙基本判定,王书金很可能就是杀害张芳芳的凶手,于是,河北省广平县公安局向全国发出通缉令,通缉在逃的王书金。
(四)
而就在这一天,马云龙正站在郑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他光着头,戴着墨镜,穿着牛仔裤,腰间别一个腰包,面目冷峻,看上去不像个新闻记者,倒像个工地的工头。
一个只有一岁半的小女孩掉进了工地深达8米的孔桩洞里,多名民警和消防官兵正在积极展开大营救,而马云龙则指挥着手下的摄影记者陈更生抢拍着照片。
几个小时过去,孩子终于被营救出来了,现场一片欢呼,马云龙则让陈更生迅速把照片拿回报社冲印。
“一刻都不要耽误,分秒必争,一定要第一时间发出去!”马云龙交代陈更生。
“那您呢?不回报社?”陈更生问马云龙。
“我得先回趟家。”马云龙有些神秘的说。
“这--”陈更生不明白为什么马云龙在这个时候不回报社。
“什么这那的,赶紧回去”马云龙催促陈更生,陈更生一路小跑的走了。
马云龙是个比较“酷”的人
马云龙背着个小包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陈更生已经将照片冲印出来,他兴奋的拿着照片给马云龙看:“头,你看这几张片子怎么样?”
马云龙结果一看,皱眉:“这片子拍的-----”
陈更生有些紧张:“怎么?不行吗?”
马云龙一拍陈更生:“太牛了!拍的好!拍的好!”
陈更生故作吓坏了的样子:“头你不带这么吓人的。”
马云龙:“立刻去编排,排三个版!”
“三个版?太多了吧?”陈更生觉得有些不妥:“还有那么多重要的新闻呢!”
“这就是重要的新闻!底层、民生这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