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首届中国牛bull优质牛肉品鉴大会9
TUhjnbcbe - 2021/2/18 1:55:00

 

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主要征集肌内脂肪沉积能力较强、具有生产优质牛肉潜能的我国传统地方牛种和培育品种。经全国各省(市)农业农村厅(局)组织各地市推荐,来自13个省22个品种(类群)的肉牛报名参赛,其中包括方*牛品种8个,培育品种2个和生产类群9个;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8个品种和1个类群参加首届活动,包括:鲁西牛(山东)、晋南牛(山西)、渤海黑牛(山东)、郏县红牛(河南)、夷陵牛(湖北)和文山牛(云南)等6个地方品种,*褐牛(*)和云岭牛(云南)等2个培育品种;平凉红牛(甘肃)1个生产类群。

鲁西牛

鲁西牛,是我国五大优良地方*牛品种之一,主要产于山东西南部菏泽、济宁,即北至*河,南至*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主产县市包括菏泽市的郓城、鄄城、牡丹区、巨野,济宁市的梁山、嘉祥、汶上、金乡,以及德州、聊城部分地区。外貌特征:鲁西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筋腱明显,皮薄骨细,结构匀称。被毛淡*至棕*色,部分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色稍浅,鼻镜肉红色。生产特性:鲁西牛属役肉兼用型品种,该牛产肉性能优越,肌肉纤维较细,育肥后脂肪均匀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呈明显大理石状花纹。

晋南牛

晋南牛,是我国五大优良地方*牛品种之一,为役肉兼用型品种,因产于山西晋南盆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两市,以永济、临猗、万荣、河津、稷山为中心产区。晋南牛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有“山西*牛大于水牛”“世祖建武元年(公元25年)曾转河东,来耩牛羊给南单于”的记载,说明晋南牛早已具备较好的产肉性能,作为上贡之晶。外貌特征:晋南牛体躯高大结实,毛色以枣红为主,粉红鼻镜,头短额宽,顺风角,颈粗而短,前胸宽阔,肩峰不发达,背腰平直,前肢端正,后肢弯度大。生产特性:晋南牛肌肉丰满,肉质细嫩,肌内脂肪沉积良好。成年公牛体重在kg以上,母牛在kg以上。在强度育肥条件下,12~24月龄公牛日增重1.0kg,母牛日增重0.8kg。

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原名无棣黑牛,中国地方*牛品种之一,属役肉兼用型品种。原产于山东省滨洲市,中心产区包括无棣县、沾化县、阳信县和滨城区,在山东省的东营、德州、潍坊三市和河北沧州市也有分布。产区靠近齐国古都临淄,春秋时期的卫国人宁戚曾长期任齐国大司田,著有《相牛经》,是我国最早的畜牧专著,说明当地很早即对牛的选育很重视。滨州市地势低洼,尤其是沿海红粘土区,耕作、运输均需力大耐劳的牛,群众喜选重心低、挽力大、耐力好的牛,逐渐形成了该品种“抓地虎”的特性。外貌特征:渤海黑牛体质结实,结构紧凑。低身广躯,呈长方形,后躯较发达。被毛黑色或黑褐色。头矩形,角轻小,胸宽深,背腰长宽平直,尻部较宽、略呈方尻。生产特性:渤海黑牛产肉性能好,净肉率高。14月龄~18月龄公、阉牛在中等营养水平下短期育肥,平均日增重达1kg左右。渤海黑牛肉质良好,肌内脂肪沉积丰富,在香港市场上有“黑金刚”之誉。

郏县红牛

郏县红牛,中国地方*牛品种之一,肉役兼用型品种。原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主产区为郏县、宝丰、鲁山三县。产区地势复杂,砺质土和*粘土耕作负担重,需要体大力强的役牛,并总结出了“红牛头如罐,眼如蛋,耳如扇,龙门角真好看,叫唤一声能听二里半”等选种谚语。经过当地农民长期的选育,形成本品种。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年被列入全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外貌特征:郏县红牛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骨骼粗壮,体躯较长,腹部充实,呈役肉兼用体型。被毛短,毛色有红、浅红及紫红三种,以红色为主。鼻镜、眼睑、乳房呈粉色。头短宽方正,角形多为龙门角。垂皮中等,肩峰稍隆起。生产特性:郏县红牛具有较好的早熟性,1岁公牛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80%左右。肉用性能良好,公牛屠宰率可达59%以上。育肥后肌内脂肪沉积丰富,肉质细嫩,风味优异。

夷陵牛

夷陵牛,宜昌古称夷陵,其品种形成过程可追溯到夏商时期。最初夷陵牛仅存在于夷陵区三斗坪*牛山的高山密林中,后因役用性能突出,被远古先民们发现并进行了驯化使用,先后在*牛山附近地区用于治水、耕作,分布范围也扩大到香溪河沿岸,当地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夷陵牛现主要分布于宜昌市。年11月22日,国家农业部组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鉴定,通过了夷陵牛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外貌特征:夷陵牛被毛以棕*色、板栗色、黑色为多。体型中等,头窄而长、面目清秀,有笋角、羊角,前肢正直,躯干腰背平直,肩峰发达。生产特性:夷陵牛体质强壮结实,结构匀称,耐粗饲,役用、肉用性能优异。夷陵牛肉色鲜亮,肌纤维细而密,油润,脂肪分布均匀,育肥后呈现大理石花纹,肉质较细嫩,风味独特,膻味小,适口性强。

文山牛

文山牛,又名文山高峰牛,中国*牛地方品种之一,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在民间以狮子头、阉鸡尾、筲箕肚子柴块脚、琵琶腿、罗嘿(瘤峰)高者为雄(威武雄壮意)为公认的种牛选育标准。古老习俗促进了选育水平的提高,经过长期驯育形成文山牛品种。文山牛主要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八县。外貌特征:文山牛被毛短,毛色以*色较多,黑色次之,亦有少量紫、草白、红、灰色。*色牛劲部、背腰、胸腹侧面均为*色,而腹下、乳房、四肢内侧、嘴筒周围及眼眶等处均有乳白色。头大而长,有角,呈倒八字型、龙门型、铃铃角等形状,公牛肩峰大,四肢略长而较粗壮,行动敏捷善于爬坡。生产特性:文山牛具有较好的挽力和持久力,能水旱兼作,尤适应陡坡梯田的耕作和劳役。具有山地牛的体态特征和较好的役用和肉用性能,善爬高山、陡坡,同时对复杂的气候条件亦有良好的适应性。

*褐牛

*褐牛,是以当地哈萨克牛为母本,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及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过长期的选育而成。它包括原伊犁地区的“伊犁牛”、塔城地区的“塔城牛”和其它地区的褐牛。这些牛曾称为“*草原兼用牛”,后于年全疆养牛工作会议上,统一定名为“*褐牛”,并于年经国家品种委员会鉴定为培育品种。*褐牛主要产于*天山北麓的西端伊犁地区和准噶尔界山塔城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外貌特征:*褐牛有角。毛色呈褐色,深浅不一,顶部、角基部、口轮的周围和背线为灰白色或*白色,眼睑、鼻镜、尾尖、蹄呈深褐色。体躯健壮,头清秀。生产特性:*褐牛在伊犁、塔城牧区草原终年放牧饲养,耐粗饲且适应性强,在高海拔山地草场和吐鲁番高温下均可生存。在放牧条件下,泌乳期约天,产奶量0kg左右,乳脂率4.43%。

云岭牛

云岭牛,是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肉牛新品种,该品种利用婆罗门牛、莫累灰牛和云南*牛3个品种为素材,经过30余年杂交组合筛选与横交选育而成,培成的云岭牛新品种含1/2婆罗门牛,1/4莫累灰牛,1/4云南*牛血缘。年12月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云岭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核心种群头,改良群体30万头,年提供冻精10万剂,种牛0头以上。外貌特征:云岭牛以*色、黑色为主,体型中等。被毛短而细密;体型中等,各部结合良好,细致紧凑,肌肉丰厚;头稍小,眼明有神;多数无角;公牛肩峰明显,颈垂、胸垂和腹垂较发达,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和臀部发育丰满;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显,四肢较长。生产特性:云岭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热,抗寄生虫能力强,适宜于全放牧、放牧加补饲、全舍饲的不同饲养方式。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云岭牛繁殖力和生长速度表现优异,同时对南方冬春季的冰雪天气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云岭牛能够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和定级标准,70%个体的肉品质达到A3以上等级;牛肉口感惬意、多汁、风味好。

平凉红牛

平凉红牛,是在中国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红色牛的商品品牌,包括当地秦川牛在内的各种杂交牛,以皮质厚韧,肉质细嫩著称。古代平凉畜牧业就很发达,据记载,在远故时代,平凉曾是伏曦教化先民从事渔猎等古代畜牧业生产的地方。《史记·货殖列传》记:“氏(shi)倮(luo)畜牧,所养马牛数目,依谷计算”,意思是平凉境内所养牛马极多,数量要用山谷计量。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肉用为主的肉牛业开始起步,加之人工授精技术普及,加速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型。平凉当地原始*牛品种为母本,先后引进秦川牛、利木赞、南德温、红安格斯牛进行杂交改良和选育,使群体生长发育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保持了平凉本地牛的优良的肉品质。平凉红牛主要分布于平凉市崆峒区、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四县及周边地区。外貌特征:被毛红色、紫红或深红,被毛光亮;头部清秀,颈细薄,长度适中,肩峰低窄,额宽平,头形方正;有角呈扁圆型,小而钝,俗称“疙瘩角”或“萝卜角”,基部呈蜡*色或白色,角尖部稍带*色;眼圈粉红色或淡肉色;鼻镜呈肉红色或粉红色,部分个体可有色斑;腿短、腿间距离宽,四肢粗壮,蹄趾坚实;骨骼细致,体躯各部位结构均称,前后躯高度几乎相等,侧观呈矩形;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腹部发达、腹线平直、尻部圆满;皮肤细致柔软。生产特性:平凉红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强,早熟,易受胎,性情温驯;肉质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必需氨基酸、共轭亚油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有独特芳香味;皮质厚,韧度强,加工性能上乘。

来源:牛羊宝典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届中国牛bull优质牛肉品鉴大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