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同时废止去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其中“取消测绘公司需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一变更,引起广泛讨论和忧虑。测绘行业越来越繁荣,但国家安全失守?中国是在自毁长城么?
中国取消测绘公司外资限制,细思极恐?
6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以第18号令,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年版)》,自年7月28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中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废止。
中国取消测绘公司外资限制,细思极恐?
年版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共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
年版负面清单中有两条与测绘地理信息直接相关:
一条是,测绘公司(中方控股)(“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第30条);
另一条是,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地面移动测量、行*区域界线测绘、地形图、世界*区地图、全国*区地图、省级及以下*区地图、全国性教学地图、地方性教学地图和真三维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区域性的地质填图、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等调查。(“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第17条)
而年版负面清单只保留了后一条,测绘公司须由中方控股这一条已不复存在。无疑,这是一个开放的信号。
于是,不免有人脑洞大开:如果一个测绘公司有了卫星,而这个公司又是外方控股,各种光学、雷达手段结合地面人员测绘,还有啥敏感区域不被掌握呢?敌人的先进制导武器,不就是等着这些最精确的数据么?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呢?
从年我国加入WTO,至今已连续更新了7版外资准入目录,以履行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领域。虽然外资限制条款被取消,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禁止投资目录在经多次扩充后,确定为: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地面移动测量、行*区域界线测绘,地形图、世界*区地图、全国*区地图、省级及以下*区地图、全国性教学地图、地方性教学地图、真三维地图和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区域性的地质填图、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等调查。
有专家认为,允许外资控股并不意味着外资能够介入测绘领域,而介入数据领域更难。资本开放和业务开放不同,外资能够进入的领域可能更多集中在软件、硬件方面。
其实,测绘管理正在趋严,无端的肆意遐想对行业毫无帮助。从外资禁入的产业目录上,能明显感受出这一点。一方面测绘公司的外资限制在放开;另一方面,一些关键的测绘领域被逐步纳入禁止外商投资的目录。
在华非法测绘,日本间谍被判12年
日本共同社7月10日报道称,根据中日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对于年在中国被逮捕的日本爱知县54岁男性,中国法院日前以间谍罪做出了有期徒刑12年的判决。
3年前的年5月,该男子在浙江省温州沿岸的一处*事设施附近,被中国搜查当局以违反刑法间谍罪等嫌疑拘捕。该男子于前年被起诉。上海的日本总领事馆职员等也旁听了10日的庭审。法院对该男子做出了12年有期徒刑的判决。
目前,共有8名遭拘捕的日本人被起诉。其中5人接受了审判。但是,本次是中国法院首次做出判决。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说,这名男子名叫岩濑崇大,*府还在确认相关细节,由于目前司法程序仍在进行中,无法多做评论。不过,菅义伟说,日本*府会站在保护国人的立场,尽可能给予相关支援。
菅义伟除了否认日本*府派遣间谍前往中国,也表示李总理日前访日,中国也邀请安倍晋三访中,为了不对目前迈向改善的两国关系带来影响,日中双方共同努力很重要。
在华非法测绘,日本间谍被判12年
有关从事间谍活动的定义,中国相关法律中已有明确规定。间谍既指被间谍情报机构秘密派遣到对象国(地区)从事以窃密为主的各种非法谍报活动的特工人员,又指被对方间谍情报机构暗地招募而为其服务的本国公民。广义来说,间谍是指从事秘密侦探工作的人,从敌对方或竞争对手那里刺探机密情报或是进行破坏活动,以此来使其所效力的一方有利。密探,间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过秘密或公开途径窃取情报。被派遣或收买来从事刺探机密、情报或进行侦查活动的人员。
日本媒体此前在报道日本男子因从事间谍活动在华被拘的消息时,往往会在介绍闻背景时多次强调,中国*府自年11月实施《反间谍法》,规定无论是否隶属于间谍组织,海外个人及团体一旦涉嫌从事窃取个人或国家情报的行为,都将被认定为从事了间谍活动。根据中国法律,间谍行为最高可判死刑。
而有关此类事件,中国外交部此前也已多次做出过回应指出,希望日方加强管理、教育,杜绝这样的案件重复发生。中方既然是以间谍罪起诉,检方应该是有确凿证据的。
间谍最爱用这些伎俩,举报奖励50万
境外组织和个人以勘测活动为掩护,窃取我国地理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对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从事测绘活动作出明确规定,最高可处一百万元罚款。其对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维护升级不仅体现在“*民融合”“应急测绘”“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地理国情监测”“个人信息保护”等概念的首次入法,还体现在对测绘各个阶段保密工作的强化、规范。
派遣人员入境开展间谍活动,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用手法,其中地质勘探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掩护。近年来境外人员在我国展开非法测绘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年2月,*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测绘局发现某日本公民以旅游、环境考察为名,用手持GPS采集我国境内地理信息坐标个,其中个位于*,涉及塔城地区*事管理区有85个。
间谍最爱用这些伎俩,举报可奖50万
另据《检察日报》报道,年8月,两名外国公民引起有关部门警惕。经盘查,两人不仅持有外国护照,还持有GPS接收机、照相机等设备,随身的记事本中记录着*境内多个地理坐标点位信息。人赃俱获,一起非法测绘案浮出水面。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介绍,尽管卫星可以拍到高清晰度的影像,但是无法提供坐标数据,如果没有地面辅助手段进行定位校准,很难掌握具体位置。这也是为什么外国组织或个人冒险到我国进行非法测绘的原因。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司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些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对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策不甚了解,出于经营管理和个人使用等目的,未经批准擅自测定、采集、存储我国地理信息数据。二是一些境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合法外衣的掩护,窃取我国地理信息数据,泄露了国家秘密,给我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
同时有关部门对于非法窃密和间谍活动,还鼓励公民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相关线索。例如,年4月10日,北京国安局制定的《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该办法,举报间谍案件最高可以奖励50万元人民币。
测绘和反测绘,是国家安全一条特殊的战线
日本间谍因非法测绘被判12年,可谓大快人心,也不禁让人想起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搜集非常细致全面,也在战争中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中国*队在作战中甚至也更愿意使用更准确的日*地图。有了测绘法的保驾护航,所谓“取消测绘公司需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是自毁长城的说法,无疑是过度联想了,历史上的教训已经很多,中国显然不会再重蹈覆辙。可以说,测绘和反测绘,谍报与反谍报,是保护国家安全一条特殊的战线。各位*迷除了自己要有保密意识之外,也不妨睁大眼睛,保持警惕,千万不会放过这个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发财致富的机会
凌步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