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本次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体现,如何实现耳部疾病“早发现、早诊治、早干预”,爱耳日当天,塔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保科联合塔城市残联等单位开展“爱耳日”义诊活动。
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由于儿童独特的解剖特点,咽鼓管短平宽,细菌病*容易侵入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可造成听力障碍,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此外,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也值得重视。
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避免随意掏耳朵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感染;谨慎使用耳*性药物等可有效预防儿童期听力障碍。
什么是听力障得?听力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人口的5%即36亿人患有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其中儿童有万。听力障碍可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妨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和对儿童听力及言语发育进行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三天左右,须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须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重点年,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均应及时转诊。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等,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或青少年长期接触娱乐噪声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医院检查听力。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服务中心儿保科主任顾红英表示,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由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咽鼓管短平宽,细菌病*容易侵入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可造成听力障碍,进而影响语言发育,因此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避免随意掏耳朵、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感染,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谨慎使用耳*性药物也可有效预防儿童听力障碍。
此外,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也值得重视。残疾预防,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