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伴东方x中航里城x开始众筹
云南,是中国民宿的起源地
江南,是现今民宿最火热的地方
两南之地的民宿怎能没有交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生于云南耕耘在江南的乡伴东方创始人朱胜萱
联合松赞酒店创始人白玛多吉
共同发起8月末的昆明美宿大联盟
为这一场盛会
上百位民宿主人
从北方、从江南、从云南各地
带着满满的干货和期许
齐聚在昆明灿烂的阳光下
8月27日、28日、29日,连续三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收获,满满的都是干货,文章很长,我们慢慢看。
8月27日朱胜萱白玛多吉坐而论道生于云南,扎根江南,如今又返回云南的朱胜萱先生,和在北京创下一片天又回到家乡云南的白玛多吉先生,是这次云南昆明美宿大会的发起人。
8月27日晚,两位老师一起坐下,谈谈他们的人生故事,聊聊为什么两个人都爱美宿。
朱胜萱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我是朱胜萱,上海世博会园林总设计师,乡伴创始人。
我今年刚好四十岁。我的生命里,第一个二十年我应该属于我的故乡,云南;第二个二十年属于江南。
年,我很荣幸可以成为上海世博公园园林总顾问,年,又在机缘巧合下,参与了浙江德清莫干山镇的旅游规划中。
后来我又租下了60亩田地和幢房子,用两年时间设计出了清境·原舍。
原舍第一家民宿,在江南莫干山
意料之外,“不务正业”在莫干山做的第一个原舍望山店,却吸引了一大批城里人。
我常想,每个人的生命就如同树木,在重要的节点会发出一个一个的枝杈,择业或远行。而民宿,也许就是那个逆流的契机。
对我来说,云南的二十年,江南的二十年。在这两个枝杈上,都有着我最珍贵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每年我都来回穿梭于两个不同的地方,时空的距离如同我常常提到的城乡关系。民宿,又一次成了逆流的契机。
年月,半年间,乡建团队先后签下了全国十个凋敝的空心村子,开始大规模乡村复兴。这十个空心村子遍布江南和云南,交织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
江苏·计家墩
浙江·松阳
云南·元阳
民宿是一个锚,是一艘带我回乡的巨轮上抛出的锚,航行途中它一次一次地抛下,或为补给、或为避风,每个民宿主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个归途,每个民宿主,都有一个砍不掉的枝杈。
所以我们一次次地抛下自己的锚,无论江南或者云南。巍峨的山,婉约的水,就让我们来一次大合唱吧!
因为美宿,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那个回不去的故乡。
白玛多吉最好的地方,是家乡
我是白玛多吉,松赞系列酒店创始人。他们爱称我为中国美宿界的男神。
我之前大概有二十年是在央视做纪录片的。我这个人,家乡情结特别重,所以我常常想,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十几年前,我辞职回乡,想要做一家与众不同的酒店,最重要的,是为家乡做点事。
从年开始,我在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布下了松赞的六个点。
我在做的事情非常纯粹,我心里很清楚,我要为来到松赞的客人做一个一个的家。
松赞绿谷(松赞香格里拉)
像家一样的酒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当你进入这里,被在地文化包裹,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就是你在这个地方的家。
我要让我的每一个酒店都成为旅行的目的地。
松赞(梅里)
全球最大的旅行评价网站TripAdvisor连续9年把松赞列入“中国最好的2家酒店”,6年最新榜单里松赞就占了三家。
英国贵族杂志《Tatler》把松赞列入“家全世界最好的酒店”;美国CNN将其列入中国风景最好的9家酒店。
松赞(塔城)
松赞(茨中)
这些年,我走过越来越多的美宿,恍然觉得,那么多有家乡情怀的美宿主人,应该需要经常交流。于是,我就有了把热爱美宿的人聚在一起的想法。
这一次,我想发起一场云南和江南百家民宿主人的对话,为所有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提供一个了解的平台。
8月28日30位传奇美宿主人分享故事8月28日的盛典上,30位传奇美宿主人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除了发起人朱胜萱和白玛多吉,其中,更有获得大陆民宿风投第一人,宛若故里创始人金杜;千里走单骑酒店及度假村创始人李一兵;墅家人文度假品牌创始人聂剑平;阳光纳里品牌创始人王俊;慢屋创始人橙子;大乐之野创始人之一吉晓祥;过云山居联合创始人廖敏智;徽州猪栏酒吧乡村客栈创始人寒玉;西塘九舍建筑师,STUDIOQI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戚山山;厦门那厢酒店、那宅酒店创始人郑磊;以及一位神秘嘉宾,隐庐酒店董事长罗丁。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束光
开始众筹创始人徐建*
云南和江南两个地方都是中国民宿发展得好的地方,莫干山也好,云南也有,有非常知名的品牌。
我特别喜欢民宿这个行业,因为它特别符合我对社会的认知跟看法,他是如此的多元化,在这个行业里面没有一个巨大的垄断者出现,没有强悍的大家伙,所有人都做自己的生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用自己的心血和努力,每家民宿代表的都是主人的思想,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的看法,我们称之为价值观。
去年的时候,月份的时候,我们平台上线的时候每天只能做一个项目,每周,到现在一天做五到六个项目,当时算了一下,今年年底可以做到个项目,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如此多元,我们代表着个性化标准化的升级,个性化的时代,多元的时代,那些传统的大巨投们打不动我们了,才给了我们生存的机会。
民宿这个行业也是,大家珍惜这个状态,正是因为在这种去中心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可以执着的做自己的事情,通过的审美和价值管对社会的认同,找到喜欢我们的人,有了小型的商业生态,完成了这个事情。
一起回乡
原舍系列创始人、乡伴创始人、
上海世博会园林总设计师朱胜萱
对我来说,云南的20年,江南的20年,在这两个枝杈上,都有着我最珍贵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
年,我先后签下了全国10个凋敝的空心村子,开始大规模乡村复兴。这十个空心村子遍布江南和云南,交织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自从开始做这件事情,就是希望让自己的故事和情怀能够去落地。
在莫干山,我们和很多人一起发起和创办了莫干山民宿学院,我们都知道民宿这个行业存在各种可能性,今天这个产业非常非常的微小,但这个产业既然叫产业,会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当我去了,如果那个地方好了,未来有很多人跟随去了那里,我相信那天当我不在那里,依然可以让资源汇集在一起。
民宿是一个锚,是一艘带我回乡的那艘巨轮上的锚,航行的途中,我们一次次地抛下自己的锚,无论江南或者云南。巍峨的山,婉约的水,因为美宿,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那个回不去的故乡。无论将来多艰难,我依然坚持。
好的民宿是一件艺术品
千里走单骑酒店及度假村创始人李一兵
杨丽萍艺术酒店创造了中国的民宿行业的几个奇迹,它单间房一年的销售突破个,单间房的利润一间突破万。千里走单骑杨丽萍艺术酒店被誉为一个艺术品,因为他是通过一个海岸的礁石和精雕细琢的石料,形成了光线,空气,视野交织错落的空间。
艺术酒店不仅仅是艺术家的酒店,而且更注重艺术的美学,建筑的造型,艺术审美的房设装饰,以及最大化的本土风格在地服务。酒店应该是一个艺术品,从它的外形,一直到内部陈设,都需要艺术成分的沉淀,这才能叫艺术品酒店,才能叫艺术很好的民宿。
消失的时间消失的光阴
徽州猪栏酒吧乡村客栈创始人寒玉
十几年前我从上海来到徽州的乡下,当时我是在一个村子里面花了9万块钱,买了一个已经成为猪圈的一个老房子,村里人都嘲笑我,他们说上海来了一个傻子花了9万块钱买了一个猪圈,但是对我来说意义不同,那是我新的家园,新的开始。
我特别喜欢我们碧山乡下的夜空,我们家的门口没有招牌,为什么?我不敢,遮住萤火虫回家的路,遮住星星,遮住夜光,我看到现在的古镇,农家乐,一个牌子比一个牌子大,我心里特别难过,这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不能抢,我们不是侵略者,我们是一个生活者。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这是普普通通的河边我们过着最幸福,最虚度的时光。我希望你来到乡下,来到这个地方,你能够真正让自己安静下来,找到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可能世界上没有彼岸,如果有的话,那么彼岸就是当下,彼岸就是现在。
与村落融合在一起
墅家人文度假品牌创始人、SMART乡创联盟副秘书长聂剑平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乡村生活其实是回不去的路,只能偶尔去住住,但是让我长期生活,很难,我知道自己还是喜欢城市生活,所以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在城市生活与乡村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想建这样的房子,后来盖好之后,找不到这种平静,平时不住的话,房子是空置的。
我不满足于仅仅恢复传统的民居,那是常人做,我想维持原有风貌的同时,做一点改变,我想做一个接地气的产品,做中国人喜欢的度假产品,做具有酒店的舒适品质,又有民宿情怀的产品,同时要“在地化”——吃当地的食物,和当地人交流,听他们的语言,看当地风情,这就是我认为的在地。
融入村庄,被村民接纳,我们不希望只是一个商业客栈或者住宿,我们希望为村民做一件事情,民族博物馆,把村民已经失落的文化一点点挖掘出来。我们雇用的大部份保安全是房东,服务员工也是房东,我们希望这个院子若干年以后成为村子里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的在地化。
设计是捕捉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建筑设计师、厦门那厢酒店、
那宅酒店、一口餐饮创始人郑磊
老洋房与集装箱,是我们最近这几年做的两间很小的小酒店。风格上非常不一样,但整体的设计跟建造逻辑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做的是多元的设计,给到客人是一段时间的体验,客人买单也是这样的体验,他愿意为此付出更贵的价格。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到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去年我们在厦门做了“那厢”,用集装箱拼凑在一起的房子,散落在树林,风景非常好。
我们从一开始对就已经有了一个判断,就是我们要做这件事情,自然环境是我们最应该去重视,有了这样一个出发点,再去把握设计的部分,就变得很简单。所有的设计实际应该被压在最下面,让人不那么容易感觉到它在里面有很用力的触力,而更多的是用放松的方式体验自然。
一汪清泉的美,一间明月的宿
宛若故里创始人、资深媒体人金杜
在大城市每个人都很焦虑讨论互联网+,讨论当下传统产业转型,包括我走出传媒行业也是非常焦虑的,我走在乡村的时候,一刹那我感觉回到生活最初的那样,那才是我有勇气走出来的初衷。
回到初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商业模式。关于宛若故里的故事,很多人比我更加熟练,在中国12个最美的地方建12个民宿,一起诉讼好时光,很多人跟我说你怎么写出来的?其实这就是我内心真实的流露。
我们在做众筹之前做了八次线上线下的分享会,非常感谢开始众筹,汇集了个参与众筹的人,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逐一跟每个人打电话,那个时候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我们做民宿的白老鼠,因为筹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筹人是最重要的。我们和他们打电话,每个电话都是30分钟以上,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导致宛若故里最后社群的建设。
众筹是消费者、研发者、投资者五位一体,人才是最重要的。
%入住率不是神话
过云山居联合创始人、民宿投资人设计师廖敏智
男性思维会考虑投资度,女性思维只有一种,美不美,别的不会多想,所以过云山居就是女性思维打造出来的一个民宿。
我把过云山居比作一个家人,他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里,我把上海主力消费群体比做男人,男人身边围绕着花枝招展,唾手可得,突然发现有一个仙姿玉色的美人,躺在那里,散发着魅力,这个男人坐不住了,这个美人也挺有心机的,轻易见不着他,贸然去肯定是吃闭门羹,必须提前好几个月约定,然后他才会见你。
所以这也是做民宿你要掌握客群的一种心理,不光上海这个男人疯狂了,杭州,温州,丽水,各个地方的人都想看看这个国色天香的美人是什么样,于是造就了百分之百的神话。存在即合理,我说存在即信心,大家给我们一点信心,能够让过云山居,民宿的路越走越远。
天地有大美
隐庐酒店董事长罗丁
隐庐不是一个酒店品牌,实际上是一个生活方式。
这个生活方式最根本的哲学就是希望中国人能过上中国人的日子,包括了衣食住行这么一整套的集合。我们真正的兴趣和重点在于能够把中国传统建筑能够以新的方式呈现,我们做了一个同里别院的项目,我们希望呈现6年中国人的生活,我们一点不想穿越回明朝或者清朝,就是应该给现代的中国人提供现代中国人所希望的生活。
我们把所有雕花的配饰还给*府,做了一整套的现代化的配套,春夏秋冬都很舒适。没有挂一副画,没有任何雕塑,没有任何符号性的东西,我们希望这个房子的精神气质能够打动消费者,不是靠贴在墙上的东西。
古镇旅游业需要提升,我发自内心的希望,通过我们在座所有人的努力,能够把最美的中国呈现给全世界。
民宿品牌如何定位
丽江众望民宿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光纳里品牌创始人王俊
在今天的客栈领域里面,一个客栈品牌如何去定位,如果品牌想真正的生存在每个消费者的心,是需要进行一个定位的,太美的东西太多了,中国万公里,美丽的东西太多了。
如何让品牌能够更多的植入消费者的心里?在近三年的过程里,阳光那里已经牢牢跟高尔夫连在一起,我跟我太太都喜欢打球,现在来到丽江打球的应该有60到70个粉丝是入驻我们酒店,确实定位的这个过程很痛苦,你要舍弃很多东西。
一个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认识和认知是很艰难的一个过程。我们04年做客栈,别人都在扩展的时候我们在收缩,我们只剩下10个了,同时还在收缩,目的是希望把品牌的定位调整完以后,把阳光那里打上高尔夫的标签,同时包括我们旗下所有品牌,我们也希望给他打上不同的标签。这是一个品牌可以生存,会生存很久的一种方法。
莫干山民宿为何一路领先
大乐之野创始人之一,
莫干山民宿学院理事长吉晓祥
关于莫干山所有的词条,你可以看到民宿学院,百年民国,最美的山中图书馆,纽约时报等,莫干山自古以来就是长三角地带名人度假的独立,蒋介石毛泽东他们都会去那个地方度假,近年来映入全中国人的眼帘的就有裸心谷、西坡等等,都是莫干山这两年渐渐火起来的原因。
我们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山里面能有这么一栋房子,这是每一个设计师的理想,创始人是我和一个同学,有这个理想,直接奔赴莫干山,选那块地,做了这栋房子。
我们是规划设计出生,都在思考别墅和民宿之间的关系,想要把这些美好的事情做下去。我觉得住宿类产品和民宿可以分为两类,A,中高端人群的旅游度假,B,有旅游目的地的临时住宿。
客源的定位明确,后面的事情就会方便很多。首先是区位,从上海以及杭州自驾车三小时以内就变成了要点,三小时之内找到这样的地方,这是莫干山为什么这么火的必然的事情。他有他的人文,有他的历史,当然包括莫干山*府的*策支持。
从厦门到大理到泸沽湖,理想如何落地?
慢屋创始人、建筑设计师橙子
为什么现在的民宿可以支撑比五星级酒店还高的议价?我想原因该是用户愿意为他所感受到的体验买单。
民宿在这个标准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分享一个地方的体验,在地的文化,通过打造具有性格特征的空间分享好的生活方式,把你的产品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点,引发一种体验交互,产生一种认同感,可能就是民宿美的点所在。
怎么去找到这个点呢?分享个不成熟的亲身案例。我们曾在鼓浪屿做过一个设计,把花园体验引入原有建筑里,变成有生活内容状态发生在里面的空间,民宿是个让我们实验课题落地的载体。
刚离开传统的设计行业转型做美术时,有很多前辈抱着不理解的态度,觉得不务正业,但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离开这个行业,只是从新的角度进入,不仅仅是空间设计,也是生活的设计。实现梦想的过程当中,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慢慢成了可能,民宿是个美丽的载体,可以容纳各种发生,让我明白我是谁,我想做什么。
造了一所房子,住在水墨画里
哈佛建筑学硕士,STUDIOQI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国际新锐建筑师,戚山山
我单纯想把西塘古镇的基因赋予九舍,大家来这能被这个载体所刺激,人与人之间能够摩擦,碰撞,产生新的生活。建成后一位体验者告诉,九舍没有古镇的影子,但到处都是古镇的记忆和体验。
古镇有很多基因,如何去吸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