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5 8:42:00
爱上一座城是因为那里住着一个让你牵挂的人习惯一座城是因为你的汇入从此它与你的记忆血脉相连你好,我叫塔城以前,70岁的刘拾三想象的小康生活,是家里有辆拉拉车。说起这个话题,他笑了:“现在,幸福生活什么样,从村民家的院子就能看出来。”4月15日,记者走进*塔城地区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家家户户盖了新房,庭院干净整洁,不仅区分了种植区、养殖区、工具房等,有的村民还设置了“工作室”“家庭博物馆”。农家院落风景美如画刘拾三家住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库尔托别村。15日上午,他在院里种土豆的区域,用绳子拉出一条条笔直的线,然后和老伴一起沿着线翻地,“过两天,邻居就开始相互参观了,一定要把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刘拾三说。“到了夏天,我们农家小院里的风景就像画里一样美。”刘拾三指着菜地一一向记者介绍,这里种茄子,那边种辣椒、西红柿、豆角,后院有杏树、梨树……刘拾三快走两步到屋前,指着正对院门的一片空地说:“这是中心地带,也是老伴种花的位置。到了夏天,村里的妇女就相互比谁家院子里花开得好,我家可不能落后。”刘拾三家新房子的地面铺着干净的瓷砖,他用脚点了点地面说:“以前的老房子靠烧牛羊粪块取暖,现在*策好啦,新房子安装了地暖。”屋里除了各类家用电器,刘拾三还买了个大鱼缸,每天闲下来,他就会坐在旁边,惬意地看着游来游去的金鱼。在院子里的养殖区,刘拾三养了五六十只鸡。“种的菜、养的鸡、树上结的果子,我们老两口哪能吃完,每年都要给亲戚朋友们送一些。”刘拾三说,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成家后在城里工作,收入稳定,他和老伴啥也不缺,在村里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老物件见证奔小康之路年,在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刘拾三将家中的一间老房子整理出来,制作了展柜,里面放了近50件老物件。“这些是我们达斡尔族过去常用的马具、农具、家具。”刘拾三说,这些让当下很多年轻人叫不出名字的老物件,承载着时代记忆,见证着当地群众奔小康的幸福之路。79岁的鄂富常和老伴在自家院里盖了两间房子,门上挂了一块牌匾:鄂富常博物馆。一间摆放着百余件鄂富常亲手制作的弓箭、马爬犁、双马车、旱犁等工具以及一些家具;另一间挂着老照片。记者看到,在一个相框里面有4张照片,是不同时期的住房。“从地窖到土打墙,再到如今的安居房。”鄂富常说,这些物件、老照片记录着历史,能让年轻人了解过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好生活。传承老手艺日子富起来鄂富常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匠,小时候他跟着父亲学了不少手艺。现在,他在院里搭建了一间“工作室”,回忆着以前各种工具、乐器、家具的模样,并尝试做出来。这些手工艺品很快引起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