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介绍
TUhjnbcbe - 2021/7/12 21:41:00

◆◆◆◆

人文之道踏歌相迎

◆◆◆◆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年7月,由原广州师范学院、广州教育学院等院校的中文、历史等系所合并组建。年,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秉持主流中错位发展、交叉中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紧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文科”“新师范”建设引领,突出综合性、人文性和师范性,致力培养适应地方文化教育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历史学(师范)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等3个一级学科及相应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及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点。在读本科生余人,硕博士研究生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49人,博士及博士后93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教育部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宣传思想文化领*人才、青年文化英才各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广州市杰出专家4人。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所有教授均坚持每年为本科生上课。现有文学与戏剧艺术、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岭南历史文化4个广东省教学团队和文学经典教育课程广东省课程思*示范团队,有广府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岭南文学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语言服务与汉语传承3个广东省学术创新团队,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唐宋八大词人、语文课程实践技能等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另有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5个。本科教学力量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含重大、重点项目5项),教育部、广东省、国家语委等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余篇,发布国家语委语言生活皮书3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广东省社科成果奖等10余项。建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与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府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对教学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举办了多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协助学校在意大利、美国、伊朗建设了3所孔子学院。

◆◆◆◆

专业介绍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1.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和时代需求,面向区域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要,培养*治素质过硬,家国情怀深厚,思想品德高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扎实,人文视野开阔,实践能力突出,善于会通开新,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中学语文教育骨干教师和语言应用、戏剧影视、汉语传播、行*文秘等方向的复合创新型优秀人才。

3.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办于年,是广州大学办学历史最长、学科积淀最深厚的专业之一,以中文师范人才培养为传统优势,语言应用、戏剧影视、汉语传播、行*文秘等多方向人才培养并重。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广州市名牌专业。以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软科”全国排名第50(前27%)),广东省首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硕士等专业学位点为依托,通过构建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注重创设多元平台,鼓励个性发展,设置多个专业课程模块近门选修课,引导学生构建专通相融的知识体系,自主选择和自身发展目标与路径相适应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不同定位。

4.职业发展方向:

设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两个专业。

(1)汉语言文学专业:

有语言研究与应用、戏剧与影视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毕业生成为行*机关以及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2)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设中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毕业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骨干教师,行*机关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相当部分学生选择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5.专业的社会发展前景:

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就业适应面广,社会美誉度高。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平均达95.6%,一批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第三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

历史学(师范)专业

1.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史学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及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史料搜集、考证及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史学知识解决或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具备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创新型卓越人才。

3.专业特色:

历史学专业创办于年,办学历史悠久,年获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广东地方史和历史地理、十三行等专门史的研究和教学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社会导向;注重地方人文特色与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岭南历史文化特色课程教学,已构建起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特色教育的一体化课程教育体系。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有成体系的省内外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田野调查等实习环节,开展由知名学者或教授领衔授课的小班研讨课及专业学习工作坊,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本科学习阶段,学生也可申请赴美国、日本等进行交换留学,拓展国际视野。

4.职业发展方向:

主要为中学历史教育方向,毕业生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开展历史教学、学术研究等工作,可在教育文化事业单位、**机关等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相当部分学生选择进入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5.专业的社会发展前景:

本专业就业前景开阔,历届毕业生任职于全省各级**机关、新闻单位、影视传媒、国内大中型企业、外事外贸、旅游和教育部门,大批毕业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校管理骨干,成为文化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届毕业生王浩兵在学期间创业成立了“五六点教育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摘得金奖。本专业不少毕业生直接保送或考取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的学生逐年递增。

学生访学团赴北京大学访学

◆◆◆◆

就业深造情况

◆◆◆◆

部分知名就业单位

1、*府机关

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检察院、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国税局、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府流花街道办事处、广州市地方税务纳税评估局、中共韶关市委*史研究室、广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市国税局、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国家税务局、广州市花都区禁*委员会办公室、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机关人事秘书科、广州市白云区*务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广州市税务局、广州市天河区商务和金融工作局、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府荔城街道办事处、中国共产*哈巴河县委员会*法委员会、广东省民*厅等。

2、事业单位

各地中小学、南方日报出版社、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档案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太原教育电视台、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台山市农业局、广州市番禺区国家档案馆、广州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

3、社会团体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广州市山泉文化艺术剧社、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道总工会、深圳市南山区创友会、广州市越秀区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室等

4、大型企业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广州花园酒店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羊城地铁报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广东电视台、中国邮*集团公司广东省广州邮区中心局、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人民日报广州分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毕业生深造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墨尔本大学、拉夫堡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悉尼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萨凡纳艺术学院、意大利米兰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利物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

学生参加“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

◆◆◆◆

学生获奖情况

◆◆◆◆

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并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屡获佳绩。近三年来,学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近百项。其中,我院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1项、创新项目国家级立项3项、省级立项20项。我院学生在“汉语在线快速阅读饶宗颐著作随笔国际展评”中获特等奖,四名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语文)大赛及教学设计(语文)大赛中斩获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屡次在广东省师范技能大赛、南粤诗*杯教师演讲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在社会实践方面,我院学生实践队伍获得“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实践团队、“携手奔小康,共筑中国梦”广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等奖项。我院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荣获三等奖;学生创作剧本获第19届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本奖;多个学生创作作品荣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优秀奖、最具潜力奖,并在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多个奖项。

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

◆◆◆◆

国内外交流项目

◆◆◆◆

我院每年都有学生交流访学项目名额,包括到台湾、意大利等地进行为期一学期或一年的交换学习,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访学交流及实践调研项目,同时学院学生每年都有机会参与到“第二校园”访学之中,目前我院已组织四次第二校园访学,包括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

学生参加英国剑桥大学交流活动

◆◆◆◆

联系方式

◆◆◆◆

招生咨询

学院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