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永远的香格里拉来维西塔城,寻找人间净
TUhjnbcbe - 2021/7/13 16:52:00
永远的香格里拉

上世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描绘了一个避世乐土,让无数人踏上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的旅程。

年,人们终于找到了它的所在之地——云南迪庆,一个被誉为“最后净土的疆界”的地方。

雪山、冰峰、草原、寺庙、经幡

藏民西方人从未见过如此富有异国情调的民族更没见过如果丰富极致的景观洛克弥留之际,甚至留下这样的遗言“我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

“狭长的蓝月亮山谷内隐藏着

世外桃源般神秘灵和的香格里拉

它仅通过马帮与外界联系

这里有翠玉似的草旬、明镜般的湖泊、丰富的金矿

漂亮的喇嘛庙和其它教派的庙宇万物

深深沉浸在宁静的喜乐中

生活在此的人们都很长寿

保持着大自然之间伟大的调和

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瑞祥与幸福所灌满。”

横断山脉和香格里拉区域的极致别处是不好比的

草原、雪山、田园、村庄

森林、寺庙、湖泊

是的,单拿一项出来,可能别处会有

但只有香格里拉

集中了这么齐全而丰富的

世界级的景致

这种叠加、融合、沉淀

得出的更是“1+12”的感官体验

深入滇西北,你会发现一片与香格里拉同样接近天空的净土,叫维西。

这里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素有“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称。这里屹立着终年不化的白马雪山,拥有BBC纪录片一般的原始丛林,是滇西北的一叶生命之舟。这里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是一片隐匿的乐土。

◎不同于香格里拉+的海拔,这里海拔仅

气候气温非常宜居,自然风物也非常丰富

有着“高原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塔城就在这片隐匿的乐土上。藏民们居住于此,爱抚着这里山山水水。春天,田园牧歌;夏天,物产丰富;秋天,稻香鱼肥;冬天,大地休养……

◎当地的民俗活动,也是热闹非凡

每年农历4月15日“释佛节”(佛教祖师释迦牟尼成道日)及农历11月“格都节,塔城及周边藏族

成千上万人汇聚在达摩祖师洞前后的草坪上

僧侣们跳“羌姆”,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村舍几空,盛况空前

|7天6晚极致体验|

#1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香格里拉之心,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

#2

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3

达摩祖师成佛之地,滇金丝猴的故乡

#4

鸡鸣四县之地,藏、纳西、傈僳、玛丽玛萨、彝、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和谐共居

#5

神川热巴、格萨尔、阿尺木刮、锅庄、弦子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6

风情迥异的春节、赛马节、四月初一转山节、二月八、斗牛狂欢节、火把节、丰收节等到传统节日

|三江并流|

世界著名遗产,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行奔流,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由于“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滇金丝猴家园|

在这片隐匿的乐土上,我们还遇见了“世界上最可爱的雪域精灵”——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长着一张最像人的面庞,白里透红,性感粉唇

是唯一有笑肌、会微笑的灵长类动物

但是数量稀少,分布区域还不足大熊猫的1/4

就在迪庆州“三大”国家公园之一,唯一常人能观赏到滇金丝猴(与大熊猫并称国宝)的地方。万年前,亚欧大陆碰撞,遗存了许多世界上唯一的奇特物种,滇金丝猴就是其中最名贵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物种。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与人类和谐地相处着,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神灵”。

保护区内除了滇金丝猴以外,还能观赏到众多的国家珍惜动植物,如云南红豆杉,一级保护动物,如:云豹、金雕等。一群猴子,一片森林,几代护林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人不禁对这里肃然起敬。

|少数民族风情|

民间艺术家们身着盛装,手持牦牛尾和热巴鼓,口诵经词,欢迎远方的贵宾,为他们祈福。神川古典热巴舞,云南省第一批非遗项目,敬神祈福的古老艺术,至今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貌

村民身着少数民族特色服装,星空下点燃一盆篝火,和远方的客人一起载歌载舞.这里的纳西村落,村里纳西族,藏族,傈僳族混居,民族风情浓厚。

玛丽玛萨人,渊源至今仍是个谜。他们居住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境内的一个族群,约有余人左右,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文化,差点成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藏传佛教、纳西族的东巴教与“玛丽玛萨人”的原始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除了自己的节日外,其他民族的活动他们也同样开展,所以“玛丽玛萨人”的节庆和祭祀活动之多是其他民族少有的

攀天阁很久以前是一片当地少数民族放牧的沼泽地。经过几代人逐渐引水造田,在平均海拔米的攀天阁坝子,开垦出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稻产地,而且还引种了原始水稻“老黑谷”。攀天阁一村一族,一族一俗独特的民族聚居和杂居特点,让你真实领略俗式多样,神秘称奇的民俗文化。攀天阁境内居住着普米、藏、纳西、傈僳族为主的7种民族,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俗特色,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走进攀天阁,就可以品尝多元民俗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民俗传统,让你真正彻悟“俗”文化的魅力。

攀天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稻产区,其出产的黑谷世界闻名。这里居住着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白族等7种民族,形成了攀天阁一村一族、一族一俗独特的民族聚居和杂居特点。普米族聚居区由于交通不便,所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纺织、皮革、铁器制造,酿酒、榨油、竹木器加工编织等手工业都极具特色

稻花香里摸肥鱼,激起笑声一片。*昏时分,伴着晚霞,煮着自己抓的鱼,幸福悄悄爬上脸庞。石磨豆浆、冲糍粑这些都是村子里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但在我们心中,这已是儿时的味道。

腊普火塘文化会让大家充分体验塔城人民的热情。藏族、纳西族、傈僳族人们聚集在一起,用最浓的酒,最香的肉,最美的歌,祝福远方的朋友。

火塘是藏家的客厅,从最基本的饮食、保暖功能,发展成祭祀、娱乐、聚会、议事、传承教育这些功能兼具,虽然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这种以火塘为生活中心的文化,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并将会一直伴随着藏族人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森林徒步,采摘松茸|

香格里拉是一个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三江并流”“香格里拉”两个世界级品牌,旅游资源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风情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圣境。

生物资源丰富,有菌类、苔藓类、蕨类、种子类植物科种,有以杜鹃花为冠的观赏植物种,有哺乳动物26科97种,素有“天然高山生物园”的美誉。

大家是否还记得年曾火遍全国的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的第一集就介绍了香格里拉的松茸,并称其为“自然的馈赠”。这种被称为“天赋宝藏”的美味山珍,就在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中长成,成为极少数人们有幸能品尝到的珍贵美食。

松茸又名松口蘑,属于菌类的一种,因其一般生长在松类树木的根本而得名。别名有大花菌、松菌、剥皮菌等,是名贵食用菌。新鲜松茸,形若伞状,色泽鲜明,菌盖呈褐色,菌柄为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有浓郁的特殊香气。宋代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南宋陈仁玉著《菌谱》和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均对松茸有过记载

走进纳西神山,俯瞰腊普河谷,享用原始森林的富氧.我们带着2只羊,一只烤,一只煮.最原始的食材,最初的滋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塔城镇古称“喇普”,藏语之意为“神川”.

腊普河从村前流过,灌溉了迪庆州最大的一片水稻田,养育了古时藏区最美丽富饶的一方水土.山上野生的核桃林,板栗林,松树林有序生长,夏日里,松茸等各种珍惜野生菌类破土而出,这里的人们按需而取,他们懂得这里的大山这里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人,他们懂得善待自然。

|信仰的雕刻|

在藏区,随处可见一座座由石块或石板堆砌而成的圆锥形石堆,这叫玛尼堆。玛尼堆上还挂有蓝、白、红、*、绿五色经幡。它们被堆放在草原、山间、路边、村口、湖畔、寺院旁。玛尼堆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虔诚的藏民向神灵述说的每一个心愿。

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石"。据说,"玛尼"一词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

在藏族人的眼中,高原上的石头是神圣的,神灵会寄居在石头里,玛尼石更是具有神光灵性。他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能洗清此生的“罪过”,并带来平安、吉祥和幸福。

7天6晚

行程内容

■第一天:丽江接站,行经长江第一湾,了解三江并流自然地质景观,少数民族盛大迎宾舞,晚上入住酒店。

■第二天:滇金丝猴观测,了解滇金丝猴物种种群,自然教育,体验三江并流生物多样性。萨玛阁/史夸底玛丽玛萨文化体验。

■第三天:森林徒步,认识高山植被,自然教育,采摘野生菌,松茸,辨识野生菌,森林野餐。

■第四天:达摩祖师洞转山祈福,印经幡。云海藏寨巴珠村/嫩洛村感受藏族文化和傈僳族文化,篝火晚会体验。

■第五天:攀天阁农耕文化体验,下田摸鱼,农家磨豆腐。感受秘境稻田风光,普米族农耕文化。

■第六天:尼西黑陶制作/玛尼石刻画,唐卡绘画体验。

■第七天:送机返程,结束愉快之旅!

米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远的香格里拉来维西塔城,寻找人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