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大自然中的树,如何成为美术馆的主角
TUhjnbcbe - 2021/9/3 9:01:00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28/4947162.html

仿佛

漫步树林之间

在一场夏日暴雨之后,步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新展“树,树”的展厅,这里却好像把人们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整个展厅都笼罩在温柔的光线下,不同于白盒子里面与世隔绝的光,也不似舞台上戏剧化的感觉,策展团队用光仿佛制造出了一种呼唤的感觉,呼唤人们走入此间森林,去漫步去徘徊,光线通过树杈、树叶,投射到人们的视网膜上,人们首先要去适应一种城市里面少有的幽暗,然后向前再向前,进入丛林、进入部落,去发现一个个的作品。

▲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Hyber)的参展作品

本次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通过呈现逾30位(组)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印度、伊朗以及欧洲艺术家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手稿等不同形式的余件作品,将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美学灵感源泉之一——“树”推至幕前,同时汇聚美学和科学的不同视角,让树成为主角,向人们构筑了一片充满树木意象的森林,带领观众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古老生物。以此来呼吁去重新赋予树木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并学会将它们视为共生世界的重要一员与之相处。

▲巴西艺术家路易斯·泽尔比尼(LuizZerbini)的参展作品。

汇聚美学和科学

的不同视角

“世界上平均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约多棵树木,这些树木构成了我们星球生物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些树种群落甚至可以繁殖延伸到数十公顷。

树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森林化石至少有3.85亿年的历史,而智人的出现只有30万余年的历史。

同时尽管如此,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西方哲学中,植物界却一直被视为生物界的最低等级。”

——法国人类学家布鲁斯·阿尔贝(BruceAlbert)在展览开幕式的连线中说道。

在人类学家布鲁斯·阿尔贝(BruceAlbert)与基金会的联合号召之下,展览集结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哲学家等,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创作或科学研究生涯中与“树”结成了强烈而紧密的纽带。

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FrancisHallé)六十多年来潜心钻研热带雨林和树木结构,用自己的写生画和旅行日志向我们描绘了他所热爱和付出的森林和植物,这些都是他多年游走观察的结晶,并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

▲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FrancisHallé)的参展作品。

下:弗朗西斯·阿雷,《山榄科树木》,年.纸上铅笔墨水画,42×30cm。艺术家为展览“树,树”(年,巴黎)特别创作。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另外一位意大利植物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Mancuso)是植物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先驱,他基于多年对植物敏感性、植物根系功能等课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植物智慧”假说,并将在展览中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他有关植物交流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惊人发现。

▲意大利植物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Mancuso)的参展作品。??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来自亚马逊北部亚诺玛米部落的三位土著艺术家卡勒彼·萨诺马(KalepiSan?ma)、约瑟卡(Joseca)和厄瓦那·亚伊哈(EhuanaYaira)通过绘画描绘了他们丰富的民族传统与森林生活之美。

▲约瑟卡,《戈西河》,年,纸上铅笔水性笔画,32×40cm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展览“树,树”特别创作。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

而吉维尔·索默·默谢(JivyaSomaMashe)则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素人艺术家,在他的家乡沃利,绘画是一项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默谢成为了部落中第一位从事这项艺术的男性。他采用牛粪和米糊作画,使用传统技法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们全新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不稳定的平衡,描绘着植物、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共存关系。

▲吉维尔·索默·默谢(JivyaSomaMashe)展览作品

意大利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理论家和散文作家斯特法诺·博埃里(StefanoBoeri)以装置和影像在美术馆既定的空间内,生动地呈现了他著名的“垂直森林”实践,“垂直森林”最早在意大利米兰落成,并帮助他赢得国际声誉,此后博埃里在世界各地开发了许多类似的项目,目前他正在中国柳州设计一个城市森林项目,建筑将完全被植物和树木覆盖。在展览中,博埃里展出了他的《垂直森林法则》,在他看来,通过将植物有机地嵌入城市高楼之中,能够放大城市生物多样性,并应对生态与气候危机。

▲意大利建筑师斯特法诺·博埃里(StefanoBoeri)的参展作品《垂直森林法则》。??卡地亚艺术基金会

从“我们:树”

到“树,树”

本次展览作为年法国巴黎“我们:树”(NouslesArbres)展览的全新版本,加入了中国艺术家及本地团队的作品:已逝中国艺术家*永砅曾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有着长久的合作。年,他受邀参加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驻留项目,开始了在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就地创作。

▲*永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当时的基金会坐落在巴黎远郊的豪华庄园里,驻留艺术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全力支持,但是*永砅却决定在基金会的庄园边缘处的垃圾堆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地点,目的是去抢救那些“未被肯定的、不被保护的、尚未建立的、没有护养的荒废的树木,以此来重新对已建立起来的东西(非常资产阶级化的,被肯定的东西,被保护起来的东西)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

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在基金会的垃圾堆旁边建立起一个砖石堆砌的工作室,在里面搅拌纸浆并烘烤潮湿的纸浆,用管道把热气输送出露出树根的树木。在本次展览中,人们能看到一系列记录了艺术家在基金会创作时与树“为伴”的珍贵手稿与影像。

▲中国艺术家*永砯的参展作品。??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胡柳通过对植物轮廓的精准把握营造出诗意的意境。她穿行于传统和当代之间,近年来尝试以铅笔涂满整幅画面,只剩下无尽黑色中的形状和空气的流动。观众在画面前看画,有时会发现自己的身影在反光中显现,和画面中的风和草,海浪和树叶混淆在一起。

▲中国艺术家胡柳的参展作品。??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张恩利画笔下的“树”充当着很多不同的角色:是风,是诗,也可能是人物。展览中展出的张恩利的四张作品仿若一组老人的肖像。这些没有叶子,饱经沧桑的树干虽然已经年迈,却仍然展示出各自的幽默和自信的性格,好像在向观众讲述着他们年轻时的各种曲折而奇特的经历。

▲张恩利(ZhangEnli),《老树(五)》[TheOldTree(5)],,布上油画,×cm?ZhangEnli

在上海再续

与树的渊源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树的渊源远早于这个展览。“我们:树”并不是基金会的第一个生态主题展览。早在20世纪90年代,“像鸟儿一样”(CommeunOiseau,年)和“自然而然”(EtreNature,年)就将视野放在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上;当全球变暖现象恶化,“原初之地”(TerreNatale,8年)第一时间整理了艺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表现;年,“伟大的动物交响乐”(TheGreatAnimalOrchestra),面对神奇的动物世界,人再次谦卑地让出舞台中心。

“到了上海以后,这个‘我们’就直接变成了‘树’,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展的名字叫‘树,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同时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龚彦这样解释说:“我想这两个树的连接就形成了一个树林的雏形,这是我们大家向树的一种致敬,这两个字也是人和树的对望,也是个体对大自然的凝望。”

▲展览现场,“树,树”论坛?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无论在中国的文人画里面,还是在西方从文艺复兴一直到十七世纪的风景画里面,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在树的身上所寄托的情感和精神,以及自然科学给艺术家带来无穷的想象和灵感。当然,‘树,树’这两个字也代表了这个展览自身的一段历史,它其实更像展览的年轮,这个展览两年前曾经是在巴黎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展出,也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历史上第二个受欢迎的展览,如果没有疫情,它可能是最火爆的一次。

▲上:埃法西奥·阿尔瓦雷斯(Efacioálvarez),《无题》(Untitled),,纸上水墨,21×29,5cm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下:马科斯·奥尔提兹(MarcosOrtiz),《无题》(Untitled),,纸上水墨,21,5×29cm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在巴黎,整个展览是以一种去人类中心的态度观察、欣赏、反思,我们和树木的关系。当展览来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我们也是希望这样一份人类对自然的敬意可以像树根那样蔓延到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的语境当中。每件作品都非常值得去追问,每个图像背后都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植物世界。这个展览可能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塑人和树的关系。”

▲上:法布里斯·伊贝尔,《风景的传记》,,唇膏、木炭和油画,×cm

艺术家收藏。?FabriceHyber/ADAGP,巴黎年。图片?MarcDomage

下:路易斯·泽尔比尼,《世间万物》,年,布面丙烯,×cm,私人收藏,圣保罗。?LuizZerbini。图片?PatKilgore

最后的彩蛋

展览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基金会还将联合举办一系列包括放映、讲座和表演在内的特别活动。此外,更有收录近幅图片以及多篇学术性和批判性文章的中英两本画册作为“树,树”展览的学术支撑,让读者沉浸在树的美丽、独特和富饶之景中。

主办方还与上海地铁合作,在展期的三个月里面,当人们乘坐上海地铁2号和10号线,就有机会与“树,树”专列相遇,如果去自动售票机里面买一张纸质的票,说不定还能收到一张艺术家限量版的票,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展讯

树,树

时间:年7月9日—10月10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策展团队:

埃尔维·尚戴斯(HervéChandès)、龚彦、布鲁斯·阿尔贝(BruceAlbert)、费大为、伊莎贝尔·歌德华(IsabelleGaudefroy)

艺术家:

埃法西奥·阿尔瓦雷斯(Efacioálvarez)、赫尔曼·阿尔瓦雷茨(Hermanálvarez)、欧里德斯·阿斯克·戈麦斯(EuridesAsqueGómez)、斯特法诺·博埃里(StefanoBoeri)、乔哈那·卡勒(JohannaCalle)、豪尔赫·卡瑞玛(JorgeCarema)、亚历克斯·切尔韦尼(AlexCerveny)、雷蒙·德巴东(RaymondDepardon)克洛迪娜·努加雷(ClaudineNougaret)、弗朗西斯·阿雷(FrancisHallé)、胡柳、*永砅、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Hyber)、约瑟卡(Joseca)、克莱蒙·儒略兹(ClementeJuliuz)、卡勒彼(Kalepi)、穆罕穆德·汗(MahmoudKhan)、安杰丽卡·克拉森(AngélicaKlassen)、艾斯特班·克拉森(EstebanKlassen)、切萨雷·列奥纳迪(CesareLeonardi)弗兰卡·斯塔吉(FrancaStagi)、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Mancuso)、吉维亚·索默·默谢(JivyaSomaMashe)、赛巴斯提安·梅希亚(SebastiánMejía)、马科斯·奥尔提兹(MarcosOrtiz)、桑蒂迪欧·佩雷拉(SantidioPereira)、奥斯瓦尔多·皮托(OsvaldoPitoe)、阿丰索·托斯特(AfonsoTostes)、阿德里安娜·瓦雷让(AdrianaVarej?o)、卡西欧·瓦斯康切洛斯(CássioVasconcellos)、厄瓦那·亚伊哈(EhuanaYaira)、路易斯·泽尔比尼(LuizZerbini)、张恩利

BLABLA

你是一个亲近自然的人吗

又是如何与花草树木相对话的

有没有与树木花草有关的故事分享给世界

将挑选十条精彩留言赠送“树,树”门票1张

评论区见

作者:李茜

编辑:crystal

新媒体编辑:chichi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首发OtaniWorkshop个展:在淡路岛上,有神灵出没的地方

何见平:想入非非,立足于视己无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自然中的树,如何成为美术馆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