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中央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援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我校第四临床学院消化内镜科内七*支部积极请缨,主动医院消化内镜科的“包科”任务,成立医院“赵志峰教授团队工作室”,选派业务骨干入疆开展全方位的帮扶工作。通过举办学术交流、大型义诊等活动,医院及援疆医疗队圆满完成科室帮带计划;通过前后方联动,全方位提供和保障医疗技术,医院对应科室团队迅速成长,打造了援疆工作的“品牌”学科。
年9月,科室接受援疆帮扶任务,在第四临床学院消化内镜科内七*支部书记赵志峰主任的统筹安排下,先后选派副主任医师矫树华、李诺、刘露三位医院开展援疆工作。仅仅2年多的时间,赵志峰主任因地制宜、周密计划、详细安排,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带领科室骨干医生3次进疆,前后方联动,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内镜操作培训班。通过座谈交流、业务讲座及手术示教,授之以渔,手把手教学,指导当地医生内镜操作。通过学习,让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专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诊疗技术,以及辽宁优医院及塔城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发挥了援疆专家团队工作室引领和带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辽塔两地专业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树立了榜样。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消化内镜专业发展有目共睹。科室发展从无到有,手术例数从少到多,诊疗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已从过去的只能例行检查到目前的镜下微创治疗,实现了质的飞跃与量的突破。尤其近两年,在‘赵志峰教授团队工作室’的大力帮扶下,我科内镜诊疗工作日益规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赵志峰主任率领团队先后三次进疆现场指导,运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胃肠病痛和各种疑难杂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了我们消化内镜专业的快速发展,为塔城人民带来健康福祉。我们感谢医疗援疆这项重大惠民战略决策。”优秀援疆师带徒学员代表、现任消化内分泌科副主任李飞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在援疆专家的帮扶下,各项运行指标取得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无痛胃肠镜技术,从无到有填补了空白,又在专家的带领下从弱到强,现已累计开展了余例,其中筛查出30余例早癌、余例晚期癌症、余例胃肠息肉患者在术中得到了根治。科室人员梯队初步建立,从3人增添至6人,其中援疆专家帮带出了4名优秀学员。同时科室引进了奥林巴斯、开立胃肠镜、爱尔博工作站等先进的专科设备。年末,在援疆专家的帮扶下,消化内分泌科病房正式划分设置为消化内科(内镜室)和内分泌科,专业的细化,是医院专科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救治的必然结果。目前,已被救治的患者口口相传,地区百姓交口称赞,周边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病房出现“一床难求”,锦旗表扬信不断。同时,专家还积极开展进社区、进村队、下牧场的义诊活动,累计开展义诊3场次,直接获益余人。
信息来源:医院排版:冷雅凝编辑:*委宣传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