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维西塔城村党总支书记王飞龙留下,坚守初心
TUhjnbcbe - 2023/5/27 22:09:00

“5年前,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是这样的模样:5个村民小组不通硬化路,3个村民小组手机信号差,5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存在困难,全村人畜安全饮水没有保障,全村户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部分村民住在危房里,房屋破漏……”王飞龙回忆说。

到年下半年,塔城村已经换了一副容颜:通村公路、通组路硬化率达到%,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住上了安全房,电、网实现全覆盖,老百姓过上了幸福新生活……塔城村的变化对于*总支书记王飞龙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一心为民干实事

年2月,王飞龙从塔城镇机关调任塔城村担任*总支书记。从机关到基层一线,王飞龙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既然下定决心来工作,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王飞龙暗下决心。担任总支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群众解决饮水难题,让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

塔城村响古组、各洛组、塔城组、机支组、打加统组和英都湾组人口集中,但附近缺少水源,出现不同程度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刚上任的王飞龙立即组织*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寻找水源,申报新的人畜饮水项目。

在确定水源位置后,王飞龙带领大家到各洛组“丫老沟”寻找水源。那里原始森林密布,没有路可以行走,只能沿沟行进。在寻找水源的艰辛道路上,跨激流、过悬崖他都走在最前面。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水源,申报的项目也成功落地,群众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得到解决,老百姓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创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回顾过去的五年,王飞龙的工作与脱贫攻坚是紧密相连的。担任总支书记以来,他深入到各个村组和农户家里走访了解情况,通过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关于塔城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在河谷沿线种植传统的大米的基础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大米。结合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方式提质增效;在山区重点发展中药材、养鸡、葡萄种植等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并采用“村*总支+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让贫困人口有了稳定的收入。年底,塔城村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1%,脱贫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扎根基层和老百姓算“明白账”

自从担任总支书记以来,王飞龙深入到各个村组、农户家中宣传*的惠民*策,与群众一起算“明白账”,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在宣讲*的*策的同时,王飞龙努力把*的惠民*策落到实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和*府的温暖。他说:“群众真受益,才会感*恩、听*话、跟*走。”目前塔城村的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群众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支部“堡垒”

塔城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傈僳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杂居的村寨,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民族团结关键在*的领导。塔城村在规范“支部主题*日”活动、抓实重温入*誓词、交纳*费、过“*治生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等,丰富“支部主题*日”的内容。塔城村第五*支部被授予州级“红旗*支部”。

留下,是我的初心

王飞龙是一名事业编制在职工作人员。期间,他有多次机会可申请调动工作,到县级部门上班,工作方面也不用承担如此重的任务和压力,生活方面也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是,他选择留下,从全镇年龄最小的村*总支书记变成担任总支书记时间最长的一位“老”书记。

五年里,他先后获得年维西县“工作先进个人”、年塔城镇“优秀共产*员”、年塔城镇“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王飞龙扎根基层,心系百姓,从群众盼望的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解民忧、带民富,带领全村老百姓打赢脱贫攻坚硬战,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员的初心和使命。

塔城村,明天会更好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我作为一名村总支书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做实工作:一要抓实基层*建工作,发挥堡垒作用;二要抓好脱贫成效巩固的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三要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建设团结、和谐、幸福、美丽的塔城村。”王飞龙信心满满地说道。

我们也相信,塔城村的明天会更好,老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会更美!

记者/拉茸西乐单珍拉姆

编辑/李晓东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西塔城村党总支书记王飞龙留下,坚守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