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去博乐市看看,这是我久违的心愿,可惜这个行程一拖再拖,寒冬到来的大雪季节,也只能到明年再做打算了。博乐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因为它坐落在阿拉套山和岗吉格山间的谷地,博尔塔拉河畔,地势呈西高东低阶梯式分布,有高山、中山和低山丘陵及谷地平原。
博乐市的地名,源于博尔塔拉河的名字,但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十二世纪耶律大石建西辽后所建的“勃罗城”(位于今天博乐市的西南)。因为早在公元年,唐代中央*权就在博乐市设置了双河都督府,是丝绸之路北道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重镇之一。
在博乐市,最值得去的就是西部文化广场,这里是博乐市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之一的人文景点,位于博乐市城市中心位置,是一个集休闲、文化、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如果漫步于文化广场,可以了解博乐市的发展历史和人文概况,掌握这片地域的历史变迁。
坐落在西部文化广场的西迁广场,不仅风雨平台、广场、亭子廊、音乐喷泉、浮雕和百米画廊,还有起名源察哈尔西迁概述,讲述了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的历史,乾隆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年至年),朝廷从张家口一带察哈尔部中分两批选派两千多名官兵,并携带家眷到伊犁、博尔塔拉、塔城一带驻守边疆。
察哈尔蒙古官兵在领取*饷之外,还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从事农牧业等屯田生产,现在居住在博乐市和温泉县的蒙古族大多数都是西迁察哈尔蒙古后裔。但在东归广场,可以了解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历史,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了,土尔扈特部在汗王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回归祖国,一路被俄罗斯追杀,17万人口,历经半年拼杀征程,最后抵达伊犁时仅存7万多人。
历史是残酷的,而*的西域历史更加错综复杂,多种民族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由最早的游牧部落,发展成为一个个小城郭国家,然后再兼并、再重组,诞生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小城郭诸国,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的三十六城郭诸国。自中原王朝统治西域之后,像匈奴、突厥等势力妄想阻止中央集权制统一,就经常发生战争,不过这些历史都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我认为博乐市最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应该是达勒特古城遗址。这处遗址位于博乐市东南三十七公里处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汇之处的*土台子地段上。古代人类建造城池,就要选择有山有河流的地方,这样不仅利于生存,还能占据有利的地形抗击外来侵略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居民在建房子时,曾在古城里挖掘出十多副人首,金币数十枚,当时轰动了文物部门。河床西岸的遗址,西半部三面环水,城墙矗立,居于河岸高地。古城东西两部分,根据出土的文物判定,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层由不同的时代堆积而成,明显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座尤为重要的古城遗址。
仔细分析,我认为在博乐市一带,最早这里是游牧部落领地,之后又在险要的两个河流交汇处建立了城池,周围且有山地环卫,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关隘。如今这里不仅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着多彩的草原风光。那些无论是西迁的蒙古族,还是东归的蒙古族,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根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