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老周的账本记录一段扶贫故事中国青年
TUhjnbcbe - 2024/4/1 17:03:00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宋莉)“年8月15日,上海市宝山区给了一袋米,一桶食用油”,“年10月18日,县科协给了30只小鸡”“年3月25日,县残联来家中看望病人”,“年4月16日,低保给了元”……这是老周家的一本账。

“老周”家的账单。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这本账,工工整整,字迹清晰。老周说,这是女儿帮他把之前自己记录在纸上零零碎碎的账,抄写在了一起。

提起这本账,要从8年前的一次意外说起。

年12月,老周的爱人从房上意外跌落,导致无法行动。老周一家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老周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意外发生后,“村子里的村民,还有亲戚朋友五十、一百、两百的给了不少帮助。”老周很是感谢。

“政府给的每一笔帮助,我也都记录了下来。”老周说,“娃娃毕业后,叫她们看看,政府和别人都是怎么帮助我们的。”除了这笔“感恩账”,老周还把家里的各项收入都记起来了。

村民口中的“老周”,名叫周光华。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老周,名叫周光华,今年52岁,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启别村村民。

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老周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帮爱人按摩收拾好之后,他就要出门忙农活。晚饭后,老周安置好家人,手电筒装在包里,就要出门完成他生态管护员的晚班工作。

“老周,他肯吃苦,虽然家庭压力很大,却从来不主动跟我们说。”迪庆州维西县启别村总支书记和庆刚告诉记者。

启别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省级美丽乡村介绍牌。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据和庆刚介绍,启别村是云南省级美丽乡村,也是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旅游扶贫示范点,当地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走在启别村,随处可见别致的指路牌、酒坊、豆腐坊、凉粉坊……深秋雨后,遍地的核桃和板栗,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发展乡村旅游让广大村民尝到了甜头,收入提高了,保护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成为村民的共识。现在的启别村,每家每户的日子都更好了起来。“在启别村,像老周这样的贫困户很少了。”当地发展更好了,也能给予像老周这样的贫困户更多的扶贫帮助。

老周告诉记者,家庭虽然困难,当地不仅给予产业扶贫,还让他当了生态管护员。“当地教我们养稻田鱼、养羊……我当生态管护员一个月也能有个七百八,可以说,当地对我的帮助很到位。没有这样的帮助,我两个娃娃读书都不可能。”老周家有2个女儿,大女儿在读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小女儿在红河医学院读书。

日子越来越有起色。谈起未来,老周说,希望娃娃读书,等女儿们毕业有了工作,他想买个电动轮椅,“带着媳妇出门看看,也见见世面。”

(来源:中国青年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周的账本记录一段扶贫故事中国青年